来源:Bigger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日的南京气温陡降2℃上下,更有冻雨来袭,宛若回到初冬,寒风呼啸,能叫人疯狂想念的莫过于那些油炸的食物了!

金黄诱人的油脂与碳水混合物,散发着浓烈炽热的诱人香气,是让人停不下来的“热量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南京油炸江湖,十步之内,高手数位。说不上谁是正统,谁是邪道,一路风雨中它们相爱相杀。

走,今日吃炸串!

PART 1 制霸童年美食之炸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随热量是人类刻在DNA上的本能,炸串于南京人而言,是幸福的另外一种说法。

老式的推车、玻璃的食架、沸腾的油锅......见证了无数人的青春与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学生们放学路上买上一份炸串的笑容,有街坊路过一串的习以为常,也有老客驱车千里,只为记忆味道的久别重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量大实惠,下锅即食,味道纯粹的高热量小食,比起用筷子涮着吃的火锅多了些原始本能,比起街边烤串又多了些烈火烹油的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着里炸物在油锅里肆意翻滚,油珠呲拉爆裂,听着解压又治愈。

那酥脆的口感和饱含的油脂是击破味蕾防线的第一步,而后的饱足感才是攻城略地的主攻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京的炸串江湖中,汇聚了南北不同风味与特色。一份炸串好吃与否,火候的掌控是基本功,蘸料则是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爱干碟的层级递进,酱碟的浓淡相宜,油碟的丝丝渗透,在味觉世界里游戏人间,也有人在追求口感的路上一骑绝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炸串在市井落地生根,二三十年间的物价起伏,那些坚守几十年的炸串店依旧保持低廉的价格和记忆中的风味。

PART 2 南京炸串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湖东街上的『南湖炸串』完成了从街边摊到固定店面的升级进化,20年间的悲喜浓缩在这不到二十平的小房间,无数来往故事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当年的一串几分钱,卖到现在的三四块,老客人顺着足迹沿路追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吃南湖炸串的人,大多是吃的情怀,偶尔来回味一下,还和小时候放学路上买的串串的味道一样。

食客中爱者爱其风味一如既往,不曾随时间变化;怨者怨其一如既往,止步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湖炸串至今还保留着刷酱的传统,出锅后裹上浓厚的酱汁,盖住了油腻。

可甜可咸可辣的秘制酱料,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双面刷上,一份属于南湖炸串的美味就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壁茶南的三胞油炸串,也是南京炸串美食地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一开始无人问津的炸吧,到人气丝毫不输南湖炸串,靠的就是一手剑走偏锋的散装裹粉蘸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口炸藕片下去,唇齿穿越酥脆的外衣,陷入内里的缠绵。

炸牛蛙从热油中杀出重围,散发着诱人的焦色与金黄。再撒上孜然、辣椒面简单调味,外酥里嫩的身躯在喉舌的天地中陨灭,只留一缕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脊肉赤裸出阵,不挂寸缕调味,孜然零星点缀。一口纯粹的肉香扑面而来,在口腔里横冲直撞,自由不羁。

半壁江山,非他莫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春砂锅声名在外,如果说来富春首要任务是砂锅,那么支线任务一定就是吃炸串了。

个人认为富春砂锅的炸串甚至比砂锅还要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炸臭干外边儿咸香嘎嘣脆,里边儿绵实多汁。一口咬下去,满口油香四溢,配合浓醇的甜酱,香得嘞,这谁不迷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最随心的炸串店」—五塘臭干,每天下午5点半才开门。

每当暮色四合,循着油炸味儿寻过来,就知道是五塘臭干开门了,拿框选串排队一气呵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板做了十几年的炸串了,对火候、温度的掌控早已得心应手,一串串美味经老板的手,最后都化作“解忧串”出锅,热腾腾又伴着香气,光是闻着味儿就馋的不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尤其爱他家的炸藕盒!藕片间裹着薄薄的一层肉馅,裹上面粉,经过高热的油温,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出锅,藕片酥脆清甜,肉馅滑嫩多汁,要是加点辣就更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鸡排裹着厚厚的面包糠,炸后香气十足,是隔壁小孩看到就会馋哭的程度!外皮咔滋酥脆,内里的鸡肉却一点也不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北街坊邻里代代人回忆的『桥下蚝油串』,无疑是串装流刷油派的无冕之王。

桥下蚝油串原本是长江大桥底下的炸串摊子,早先由年过半百的老王和媳妇儿一起经营,如今已经传给了儿子,现在有了正经门店,就开在金陵小区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馆子说不上环境有多好,但美味的诱惑足以击倒在座各位吃货们。

一根淀粉肠才刚开胃,两碟鸡柳又到面前。亮油均匀渗透,蔬菜色泽鲜亮,高温之旅归来,不改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里的酱料很有意思,甜、咸、辣三种常规调味料之外,另有一味蚝油酱是点睛之笔,不同的调料与不同的串串可以排列组合出无数种不同风味,总有你喜欢的。

这里不仅是街坊的回忆,也是生活的惯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二十多年风雨的财大串串,从金川门外街菜场到盐仓桥,小推车鸟枪换炮成了独立门店,食客们依旧络绎不绝。

新鲜的食材,恰到好处的火候赋予它们绝佳的口感,刷上爆辣无比的辣酱,吃起来那叫一个痛快淋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也有人说现在的财大串串没以前好吃了,到底是炸串的滋味变了呢,还是因为我们不再为区区一碟炸串而感到满足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样的炸串,入口都是同样的欢愉。

这种经过高温油炸的食物,全无看相,富含油脂,但吃的正是市井人情、人间欢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在变,炸串江湖也轮转更迭,然而记忆中的味道不会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