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读者群里,看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同济大学,土木系宇宙第一的985高校,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了550分!

我到百度上查了一下,550分,在黑龙江的排名区间在7500名左右。

而去年,同济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为610分,排名区间在1000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黑龙江高考报名人数为19.1万;2022年,黑龙江高考报名人数为18.2万。

也即是说,想在黑龙江考上985同济,去年你需要排进前0.5%;而今年,仅需排进前4%即可。

(从“200取1”,变成“25取1”,落差还是相当之大!)

当然,这个550分上同济的,肯定也属于是“捡漏”(比方说,倒数第一550,倒数第二可能就是600了),绝大多数被同济录取的同学,应该还是排在前0.5%区间的。

只是这个550分,对明年参加高考的同学而言,就成了一个新的“参考线”。

明年的高分考生,肯定不会拿着600多分的成绩,去报一个550分的学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年名校,溃于捡漏!)

看到土木工程的“传销金字塔”,终于快要迎来它的末日,真是可喜可贺,普大喜奔!

这说明,在各位同仁不遗余力的“劝退”之下,闭塞的信息终于得以流动,土建行业的“后备军”终于得以减少!

这对于土建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风气、职场环境的良性发展,都是有利的!

有人说:哎呀,现在来设计院的小年轻,素质真是大不如前了,不好带啊!图纸老整不明白,还不听话,不学习,让我们这些夹在中间的老鸟,天天受“夹板气”,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憋屈!

确实,设计院招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差”,越来越“难带”。但这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

那就是设计院的生产管理水平,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因为,像以前那样,全靠底层设计人员的“素质”来推动生产、保证质量,本来就是一种管理层“无能”的体现!

很多设计院的管理层,其实根本不懂管理,也不懂得如何培养人才。

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只会一味苛责底层设计人员,而自己呢,哪怕天天在那玩消消乐,也绝不想在管理上下一点功夫。

可巧这帮985高材生,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反思”,特别吃PUA的这一套,久而久之,就把设计院的管理层,愈发惯出毛病来了。

到最后,某些设计院的管理层,已经堕落到,认为只要一句“明天出图!”,就可以解决所有生产进度问题;

一句“锻炼技术!”,就可以解决所有生产效率问题;

一句“回款不好!”,就可以解决所有生产效益问题;

一句“越老越吃香!”,就可以解决所有生产培训问题。。。

是的,设计院界,常年享有着全中国“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却完全不懂得如何爱惜人才、培养人才。

它们只是一味地“对韭当割”,贪婪地榨取着所谓“人才红利”,无底线跪舔甲方,无原则为“灰色地带”背锅,无人性压榨底层生产人员劳动力。。。

对外界,设计院则以“技术”的外衣包装自己,欺骗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沦为莫得灵魂的画图工具人,加班没钱还要挨骂受气。

“杀人诛心”的是,他们还要让这些高材生们感恩戴德,把自己经受的苦难,与管理层无能所导致的无效牺牲,当成是领导对自己的“栽培”与“历练”。

这样的“人才红利”,我们不要也罢!因为土木行业,已经超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土木界的“人才”,说句不好听的,实在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而只是土建行业“超速行驶”的牺牲品,历史车轮碾过的垫脚石!

别了,同济!别了,土木系!让土建行业回归它应在的位置吧!

这个行业真的不需要什么高端人才!所谓的“人才红利”,带给这个行业的,只有更多的苦难,与更快的“超速”!

而这更快的“超速”,只会令即将到来的“事故”更加惨烈,而对行业驶上“良性发展”的行车道,毫无用处矣!

(最后,还是全靠大家顺手转发,广而告之传递行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