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第13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妮走进北京园博园 央视

2月19日,中国首位女盲人钢琴调音师陈燕告诉媒体记者,曾服役8年且和她一起推动导盲犬走进公共场所的导盲犬珍妮,于1月30日在大连寄养家庭中去世。去世时,珍妮已经十五岁半。

珍妮是中国第18条导盲犬,2011年4月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毕业后,与陈燕配对成功。珍妮成为陈燕的眼睛。

陈燕在纪念珍妮的视频中说,只要思念还在,就不算离别。愿你换一种方式再来人间,和你的寄养家庭、学校的老师、校长、盲人妈妈团聚。

珍妮的到来

给了陈燕希望

陈燕3个月大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即使做了手术视力也达不到0.1。到了适学的年龄,陈燕被姥姥送到了北京盲人学校。2010年的一次车祸,让陈燕彻底失去了那唯一的0.1的光明。她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不敢出门,只能坐在轮椅上,对车辆的恐惧一度将她击倒。

当时,同样是盲人的丈夫郭长利问陈燕想要什么?她突然想到了导盲犬,“假如有一只导盲犬肯定不会被车撞到了。”陈燕想。 没想到丈夫用了3天时间找到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培训导盲犬的机构——大连导盲犬基地的创办人王靖宇教授的电话。 这个好消息让陈燕看到了希望,她能够正常行走后马上和丈夫坐飞机去了大连,去挑选她人生中的第一只导盲犬。

珍妮的性格特别的活泼,“我还记得她一上来就和我扑了个满怀,当时吓得我够呛。”可就是珍妮这种活泼的性格和陈燕对了脾气,在基地经过了和珍妮28天的配合训练后,2011年4月,珍妮从中国导盲犬大连训练基地毕业,来到了北京,陈燕天通苑的家。

珍妮进京第一月

公共场所四处碰壁

珍妮来到北京后,陈燕想着导盲犬就是她的眼睛,这回出门调琴终于不用怕各种车了。可珍妮到京后的第一个月,陈燕就傻了眼,导盲犬在北京除了不要票的郊野公园,竟然哪也去不了,盲人的活动范围反而受到了很多限制。当时这也成为困扰领养了导盲犬的盲人们共同的烦恼。

珍妮并不是北京的第一条导盲犬,导盲犬从2006年进入中国已经5年,为什么仍然会“寸步难行”?陈燕分析说,以前拥有导盲犬的盲人多是从事固定的工作,家和工作地点两点一线,可她的工作是钢琴调音,必须在北京城里四处跑,需要接触的公共场所比较多,所以感受会特别的强烈。那时公交车、地铁、饭馆、银行、火车基本都不行。即便她一遍遍地和人家解释,导盲犬是工作犬,不是宠物,也不会伤人,可仍然没有人愿意接纳一条导盲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妮陪着陈燕到客户家调琴

第一次走进家门口的超市

珍妮通过了“熟肉”考验

珍妮走进公共场所的突破还要从家门口的一家超市说起。2012年的一天,陈燕带着珍妮下楼准备到天通苑西三区的超市发超市买东西。“我带着珍妮在大连训练时,也进过超市,我对她有信心。”可是没想到,保安把她们拦在了门外,最后找经理也没用,就一句话:“这大进去乱吃东西怎么办?”

陈燕说:“我带着珍妮回家后,觉得不能这样了,不是人们不善良,一定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于是在天通苑西三区居委会主任和媒体记者的帮助下,陈燕带着珍妮再次出现在超市的门口,希望媒体能够见证珍妮在超市里的所有举动,看她能不能顺利通过考验。“当天经理就跟在我们身后,珍妮帮我找到了要买的牙膏,走到熟食柜台,也会安静地趴下,对美味不为所动。经理看了放心了,我和珍妮第一次进入超市成功。”

珍妮用行动为自己获得了权利,从此,陈燕带珍妮出门也多了几分责任,身体力行地为导盲犬宣传,推动它们进入公共场所,辅助盲人出行。

珍妮领着陈燕去全国各地的厂矿企业学校幼儿园做励志演讲;因为珍妮,银行业协会联合各大银行宣布全国的银行营业厅都允许导盲犬进入;因为珍妮,吉野家总部宣布全国门店都不拒绝导盲犬;因为珍妮,中国联通宣布全国的门店允许导盲犬进入;因为珍妮,北京的所有庆丰包子店都允许导盲犬进入;因为珍妮和陈燕,全国各地的许多公共场所已经允许导盲犬进入了。

在天通苑地铁站被拒11次后

地铁终于有了导盲犬的“一席之地”

虽然珍妮逐步被社会接受,但是其对社会的影响仍然有限,直到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盲人可以携带导盲犬进站乘坐地铁。同一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的《视力残障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若干规定(试行)》也正式开始实施,视力残障旅客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坐火车。导盲犬在全国“火”了,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导盲犬,从那一年起,大大推动了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5月25日,珍妮第一次走进北京站

提起导盲犬能够进地铁,陈燕回忆起在天通苑地铁站珍妮曾经遭遇过11次拒绝。“2012年8月1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视力残疾人可以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的权益。而且从那时开始,珍妮也乘坐过地铁2号线、1号线、10号线、13号线,只要我事先出示残疾人证、导盲犬工作证、动物健康证,珍妮就可以乘地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天通苑地铁站的大门珍妮就是进不去。当时保安、值班站长也不说不让进,总说去请示,结果一等就没了人影,要不就说天通苑客流量特别大,不适合让导盲犬进入。”无奈之下,陈燕要不就搭愿意拉导盲犬的黑车直接到客户家里工作,回来再乘坐地铁回家;要不就先打黑车到地铁5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站立水桥站,这里允许导盲犬进入。

珍妮退役后回寄养家庭养老

龙年春节前安详离开

2018年12月18日,服役8年的导盲犬珍妮在中国导盲犬大连训练基地退役。

珍妮一生有三个主人,分别是寄养家庭、训导员和盲人使用者,按照国际惯例,导盲犬退役之后将跟随寄养家庭养老。珍妮退役之前,陈燕也曾争取为珍妮养老,“我也很矛盾,但还是要按照国际惯例,让珍妮回到寄养家庭养老。”

陈燕迎来一只新的导盲犬黑萌萌,珍妮用行动表示“抗议”,她挡在陈燕前,不允许黑萌萌靠近。陈燕在寄养家庭陪珍妮完成退役后的过渡期,待珍妮适应新生活后,才带着黑萌萌离开大连。

在珍妮退役后的5年时间里,陈燕带着黑萌萌,每年至少三次赶赴大连,看望曾经和她一起朝夕相处、为导盲犬走进公共场所“战斗”的伙伴。退役后的珍妮,在寄养家庭中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

“1月30日,高龄的珍妮在寄养家庭妈妈的怀里离开,很安详。”陈燕说,为了让自己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龙年春节,珍妮的寄养家庭选择独自承受失去珍妮的悲伤,没有第一时间通知自己。2月18日,陈燕和导盲犬黑萌萌如约再次来到大连看望珍妮,才得知了珍妮去世的消息。

在媒体采访中,陈燕难过地表示:“别人还可以通过影像(回忆珍妮),我什么都没有了。”

导盲犬在我国

逐渐告别“出行难”

从进入公共场所处处遇阻,到如今导盲犬可以进入地铁、飞机、火车、银行。珍妮和陈燕一起见证了中国导盲犬被社会逐步接纳的全过程,见证了中国社会助残意识的提升。

2020年9月,滴滴出行上线了“无障碍出行服务”,首期面向导盲犬用户开展服务。同时,滴滴与全国多家导盲犬基地加强合作,针对导盲犬用户优先派单。

2021年4月28日是国际导盲犬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无障碍书店善缘书舍,一部以导盲犬为主题的电影《快乐密码》进行了无障碍试映,视障人士也可以通过无障碍辅助设施观影。

2023年12月3日,北京市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在北京农学院揭牌,基地建设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北京导盲犬工作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盲人游戏公司职员周彤说:“现在带着导盲犬出门,如果遇到公交车拒载,饭店不让进,乘客和饭店的客人都会帮我说话。现在坐地铁和公交很少有人看到导盲犬大惊小怪了。”

中国残联副主席李东梅表示,导盲犬是盲人安全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实现就业,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伙伴。“我们要大力发展包括导盲犬、电子导盲犬等在内的多种方便盲人出行措施。通过增加供给,让导盲犬进入寻常百姓家,并能够自由出行各类公共场所,不断适应盲人群体更高水平的无障碍需求。”

陈燕说,有些人排斥导盲犬,不是不善良,而是因为不了解。她希望人们可以像渐渐接纳导盲犬一样,去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关注他们的需要,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就业和学习。

知多一点:

作为与警犬、搜救犬一样的工作犬,导盲犬“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训练。根据2018年中国颁布的导盲犬国家标准,导盲犬候选犬需有完整的血统系谱、三代来源清楚、无攻击性、无遗传缺陷。其一生要经过寄养期、培训期、服役期、退役期四个阶段,服役期约为6年至10年。

稿件资料来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