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仕道君

半年前落马的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等来了被逮捕的消息。

高检网22日消息,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孙志刚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月5日,龙年春节来临之际,官方曾发布通报:孙志刚已被开除党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曾经的封疆大吏和2023年落马的最大老虎,孙志刚身上有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01.

01.

看到孙志刚被开除党籍的消息,仕道君首先想到的是其任职贵州期间,央媒发布的一张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作为领导人的李同志,双脚沾满淤泥,而作为陪同的省委书记,孙志刚铮亮的皮鞋上竟然一尘不染。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呀!

经查证,图片拍摄于2020年7月6日。当天下午,李同志深入位于武陵山区大山深处的贵州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实地考察脱贫攻坚和防汛救灾安置等情况。

来自中国政府网的一段视频记录了李同志在村民张良华家中走访慰问的情况:他一下车就走上一处陡坡,来到被洪水冲垮房屋的村民张华良家。“慢点,别上去了”……在众人的惊呼、劝阻声中,双脚沾满泥泞的他,艰难、踉跄地爬上一处高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从此前媒体报道得知,李同志任职期间到基层调研考察,总是深入第一线,走进田野深处,走入群众中间,走到最困难、最偏僻、最真实的地方,不避风雨,不畏艰险,所以他的鞋子经常沾满泥巴。

而此次陪同视察灾区的的孙志刚,皮鞋铮亮,整洁干净,肯定没有像李同志那样爬陡坡,踩泥泞,入农户。

一双皮鞋,宛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孙志刚不接地气、高高在上的工作风,也为其浮华躁进、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的政绩观埋下了伏笔。

02.

02.

在贵州,孙志刚有“苞谷省长”之称。原来,他主政贵州期间,最讨厌的就是苞谷。他到地方视察,其坐车路过的地方,可视范围内不能出现苞谷。

一位基层干部这样说:“孙志刚主政贵州期间,省里下发的调整产业结构的文件中,直接写着消灭包谷的命令。于是,全省上下就掀起一股怪异的风暴,不允许农民种玉米,农民不听招呼种玉米的,一旦被包村干部发现,就要被强行拔掉。若不拔掉,就要问责一连串干部。”

这名干部还说,孙志刚“匪气”比较重,喜欢搞一言堂,惯于耍“家长”作风,要是哪个干部工作没抓好,他还会当众骂脏话呢。有一年,省里的工作组到某县暗访,发现该县的高速公路边上有包谷苗,工作组把这个情况汇报到省里之后,孙志刚很生气,在全省大会上公开爆粗口,骂那个县的县委书记:“也不怪你狗日的一个教书匠,懂啥球调整产业结构?”

实际上,贵州这种地方,土地非常破碎,绝大多数是坡地。老百姓历来喜欢种玉米,过去大米不够吃,玉米是主食,后来日子好起来了,玉米用来养猪,养成的大肥猪要么卖了贴补家用,要么过年杀一头炕成腊肉。

这种压力层层传导,最终压向基层。为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一些地方甚至喊出“你敢种,我敢铲,坚决消灭包谷杆”的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某些地方把调减玉米简单化甚至禁止种植玉米的做法,一度遭到了央视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几年,有人还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满坡满岭光秃秃,大猪看着小猪哭。人们问它哭哪样,志刚不准栽苞谷。”

可是,那几年拔了玉米也没见搞出什么好产业,农民收入的大头,还是靠在外务工。后来孙志刚离任,农民边骂娘边把地里拾掇拾掇再种上玉米。

农民的苞谷,砍掉了还可以重新来过,而孙志刚大概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他的耻辱柱将永远在苞谷地里扎根。

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这里世代生存的老百姓比谁都明白。

孙志刚严禁老百姓种植苞谷,其实就是在折腾老百姓,完全就是“长官意志”在作怪。难怪他的落马,贵州人民会欢天喜地!

03.

03.

“禁种玉米”只是孙志刚执政贵州时期的一个典型事件,但更令人心惊的是贵州各地市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贵州连续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位居全国前列。但孙志刚对此并不满意,他要求贵州各地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要努力提升地区经济总量。

于是,其在任期间,贵州“怪相”频频:越是财政紧张的县市,越喜欢上马远超当地财政规模的市政项目,而且资金额往往大得令人咋舌。

其中奥妙就在于,项目大,经手的环节多,其中的“寻租空间”自然也大;同时,项目预算经费高,也会直接拉升当地的经济产值。

至于欠下的账……崽卖爷田,不心疼。反正有后面接任者托底,大不了再让国家和省里买单。

从2022年开始,贵州省各地就传出债务紧张,很多政府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消息。

去年4月,贵州一则简短公告《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仅依靠自身能力已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贵州各地,尤其是遵义、毕节、六盘水等地的地方债、城投债问题几乎“无解”,用贵州自己的话来说“依靠自身能力已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很明显,贵州全省各地债务缠身这颗雷,孙志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孙志刚虽然让本不富裕的贵州经济雪上加霜,但他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

作为省委书记,虽然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但他和其家人却与各路客商走得很近。

据官方通报,他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利用职务影响为其子经营活动提供帮助;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谋私的工具,大肆收钱敛财,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股份认购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