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陶春燕

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指出,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5条高速同时开建,创历史之最;雄商高铁全线开工,聊城机场立项前期工作全部完成。特别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济郑高铁开通运营,聊城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迎来了加快发展、借势发展的机遇期、腾飞期,开启了续写“天下不敢小聊城”的新篇章、新辉煌。

2月22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协秘书长,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德振介绍,过去的一年,是聊城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的开局之年,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三提三敢”工作要求,高质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

2023年,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5%,实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过百亿。

高铁方面。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聊城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为招商引资、经贸往来、文旅发展、社会交流开辟了广阔空间、创造了有利契机,聊城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优势日益凸显,“高铁时代”发展红利加速释放。雄商高铁全线开工,目前工程进入架梁阶段。

高速公路方面。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工程全面加快建设。济南至东阿高速公路、济南至临清高速公路、德州至高唐高速公路3个项目正式开工。聊城市实现5个高速公路项目同时建设的空前局面。

普通国省道方面。备受关注的市大外环项目,1050条线路迁改任务全部完成,抢抓项目下穿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窗口期机遇,完善跨南水北调干渠2座桥梁建设手续,破解了诸多控制性工程的制约瓶颈,实现了全线贯通。13个修复养护项目计172公里顺利完成;S325鲁西化工段改线项目启动报省交通运输厅行业评审等相关工作;中环高架路正在积极研究探讨建设及投资模式。

跨河桥梁方面。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主桥合龙,力争2024年上半年建成通车;G105京澳线东阿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正加快推进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文物、社稳等前置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初步设计工作压茬推进;S248卫运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初稿已完成,正在积极与潜在投资人对接洽谈。

“四好农村路”方面。2023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完成528公里,占计划的105.6%。扩面提标旅游公路,围绕提升游客舒适度、满意度,加快建设“黄河入海”“鲁风运河”主题廊道旅游公路。临清市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阳谷县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争先创优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准确把握“开路先锋”使命任务,聚焦聚力改革攻坚,坚持守正创新,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

202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动员大会,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同志亲临现场并讲话;在冠县举办了首届全国交通工程设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高唐县举办了黄河流域“三省三市”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启动仪式。创新开通了免费“夜享公交”专线,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并得到市委书记李长萍同志肯定。争取省级以上试点14个,高唐执法经验入选省司法厅全省规范执法视频素材库,“服务型”执法窗口专题材料被省交通运输厅选定为全省改革创新案例,得到省领导肯定。我市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并首创了“环铁公路”样板示范方案,该方案被省环治办确定为样板示范工程。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全国绿色物流示范案例交流会等7次省级以上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即时表扬全市名列前茅,全市改革攻坚擂台赛荣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