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节挂灯笼、观灯展、猜灯谜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正月十五以前,大人会给孩子们买小灯笼,以便元宵节这一天晚上提着出去玩。
给我印象最深的元宵趣事是我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的一次猜灯谜活动,因为学校要求每个高年级学生都要做一个灯笼参加比赛,不善于做手工的我还是硬着头皮做成了一个灯笼,虽然不是很美观,但毕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看起来也不算太难看。
母亲跟街坊的一个篾匠要了几根削好的竹条,就教我做灯笼了,街坊的小朋友们,有的做白兔,有的做五角星……我就做较为简单的金鱼灯笼。先是把两根一样长短和粗细的竹条握成两个类似“又”字形状并且用细铁丝扎紧,再用七八根十多厘米长的竹片把两个“又”字连接起来并用铁丝固定,一个立体的鱼形灯笼框架就做成了,当然,正中间设计为放蜡烛的地方竹片要足够宽。用红纸把这个灯笼裱糊起来,等干透以后再为它轻轻地画上嘴巴、眼睛、鱼鳞、尾巴,找一根细竹子当提手,拴上一根线,一个简单的鱼形灯笼就做好了。
那天晚上,全校学生玩得很开心,既展示灯笼,又猜灯谜,还吃了美食,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元宵节,由于学生的打闹,有不少学生的灯笼还因为蜡烛倾倒而烧了起来。
元宵节,最早叫上元节,起源于商周时代的祭祀。自先秦开始,历代王朝就实行了严格的宵禁政策,但也有一段时间例外,上元节期间,朝廷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一年之中,也只有这几天夜里可以玩个尽兴,即便通宵达旦也不会被过问,故而,正月十五这一天也有“元宵节”的别称。
这一天,上至皇城里的皇亲国戚,下至坊市中的市井百姓无不参与其中。人们张灯结彩,夜游踏歌,纵情欢娱。舞狮传达了古人对祥兽、瑞兽的崇拜。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无论地处南北,古人都以独具地方特色的应节食品庆祝节日。
辛弃疾最为人熟知的一首婉约词《青玉案·元夕》里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写于一次上元夜出游。欧阳修也在《生查子·元夕》里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成为元宵诗歌的翘楚之作。
在我的老家,元宵节要过到正月十六,过完正月十六,“年”才算过完了。小时候,每到这一天,大街上热闹非凡,耍龙、狮子舞、毛驴灯,各类鼓舞……从街头跳到街尾,甚至被请到居民家里去祝贺,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我们吃汤圆、米花、玉米花、糍粑。小镇上的舞台,从大年三十唱到正月十六,演员多为本地文艺团体和民间文艺爱好者,虽不够专业,但群众喜闻乐见,乐此不疲。小孩子们听不懂,也不爱看,大多是跟着大人去凑热闹。
元宵节的晚上,窗外鞭炮声响、礼花闪耀,我想,人们之所以要在元宵放鞭炮和礼花,也许是对这个春节的留恋,更多的是对下个春节的期盼,以及祝愿这一年的平安顺利。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也正好象征着春节和这一次的团圆即将结束,下一次团圆的心愿将重新开启,并且已经在路上。
人间真的值得,让我们看尽烟火就出发,把青春岁月收藏在心底,把中年时光当成丰收的景象,今天整装出发,是为了归来时仍有一颗少年心在等待,仍有一次不经意的相逢重新开始。
过了元宵,我们就出发!
作者:汤云明(作者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