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王翚 观梅图)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三国魏)曹操《观沧海》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佚名《陌上桑》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三国魏)曹植《美女篇》

“读书云阁观,问绢锦官城。”(唐)杜甫《送窦九归成都》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大概看到“观”这个字,除冒出观看、观赏、观众、观点、观音、道观,或察言观色、蔚为大观、叹为观止等词语之外,也许我们多少还会想到上述这些经典古诗文。

而我们今天可以换个角度,从两只“愤怒的小鸟”谈起……

商代的青铜器,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代表,其形制丰富,造型精美,纹饰多样,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散发出古朴的韵味和厚重的质感,充满了浓厚的肃穆感与神秘性。其中,有两件特殊的青铜器物则风格异样,均被网友称为“愤怒的小鸟”。

一件是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妇好鸮尊。出土时为一对,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鸟形青铜酒器。其整体为一只站立的鸮形,冠高耸,耳较小,头部上扬,喙尖眼圆,胸稍外突,翅部并拢,两足健壮有力,尾部宽而下垂。妇好鸮尊颈后有鋬(鋬是指器物上用手提的部分),并装饰有兽头;盖部前端置有一立状高冠尖喙鸟饰,鸟后有一卷尾龙形饰物,栩栩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尊通体被饰以多种精美的纹样,如蝉纹、云雷纹、夔龙纹、饕餮纹、菱形纹等,整体形态有一股挺拔向上的动感,审美意味浓厚。十分难得的是,妇好鸮尊的造型于古朴庄重间又见别致清新的活泼感,并透露出一种可爱呆萌的神态,惹人喜爱,一度被称为古代版“愤怒的小鸟”。

另一件是1956年出土于山西石楼县二郎坡村,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鸮卣(卣是古代盛酒的一种器具,口小腹大)。较之妇好鸮尊,此卣则更显憨娇质朴,天真乖巧,萌态可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鸮卣如同两只鸮背靠背站立着,好似连体双胞胎,造型独特。盖为双鸮头,喙尖如鹰钩鼻,圆突突的眼睛,双翅似短短的小胳膊作飞翔状;盖中间有一雷纹钮,好似可爱的“犄角”。腹部为两只鸮身,身上饰以卷曲羽翼纹,形制敦实圆润,可爱中还蕴藏一丝小威严;腹下四只小短腿,两两相背而立,并呈“内八”状,透露出一种惹人怜爱的萌趣感。

鸮卣除被人称为商代版“愤怒的小鸟”之外,它还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鸮鸮”“外星生物”“发福的小猫头鹰”“最萌战神”“最呆萌青铜器”“馆藏史上最萌文物”等等。

看这只令人喜欢的“鸮鸮”,它好像在傲娇地说唱着:“看我看我,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还是我,你是否想知道,我有多么奇特……”

《诗经·商颂》中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一些学者认为,“玄鸟降商”中的“玄鸟”指的就是鸮。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甲骨文“商”字是依据鸮的眼睛而造字。其实,除了妇好鸮尊和鸮卣,还有很多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商代鸮形文物遗存被出土发现,可见鸮在当时是一种被崇拜的动物和图腾,在商代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极其重大。

而我们本期要说的汉字“观”,也在商代就已出现,其字形实际上也源于鸮。鸮,又称“鸱鸮”,通“枭”,是一种猛禽,昼潜夜出,骁勇善战,俗称猫头鹰,别号夜猫子。鸮以昆虫、鸟、鼠等小动物为食,为林业和农业益鸟;其种类较多,在我国常见的有雕鸮、长耳鸮等。

那么,“观”字到底是如何与鸮相关的呢?

“观”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它的繁体字为“觀”,其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觀(观),谛視(视)也。从見(见),雚声。”谛,指的是仔细。谛视,即仔细地看。 然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观”其实是由“雚”来表示,即“观”的本字为“雚”。从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到,“雚”分为三部分,由上到下依次为“艹”“吅”“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文解字》“观”字)

“隹”,指的是古书上的一种短尾鸟,很多与鸟有关的字中都带有“隹”部,如雏、雌、雕、奋(繁体字“奮”)、鸡(繁体字“雞”)、集、雎、隽、雀、双(繁体字“雙”)、隼、雄、雁、鹰、雉等。从造字方面来讲,我们就可以大致推测出“雚”是一种鸟。

“雚”字在商代甲骨文中有很多种字形,不过我们基本上都可以从中很明显地看出这些字形均是一只鸟的形象,其中的“吅”如同一对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认真而敏锐,似乎在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事物,十分形象地体现了“观”字的本义,即看,观看(后逐渐发展引申为观察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骨文“观”字)

“雚”字到底指的是哪种鸟呢?目前来说,被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就是,甲骨文中“雚”字体现出来的这种鸟的造型是鸮,也称猫头鹰、夜猫子。猫头鹰这种鸟与其他鸟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其眼睛方面——大部分鸟的眼睛生在头部的两侧,而猫头鹰的眼睛则位于头部的正前方;其眼周围的羽毛呈放射状,形成“面盘”。它们通常在黄昏和夜间活动,眼睛锐利,爪子犀利,动作灵敏,是著名的“捕鼠专家”。古人将猫头鹰的造型用于“观”字,其实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借此希冀自身可以获得非凡的视觉感知,反映出人们一种向往超常视力和观察力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 梁楷 栖鸮图)

此外,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一造型体现的是鹳这种鸟,而非猫头鹰。“雚”在《辞海》中的解释有:“同‘鹳(鸛)’。鸟名。”鹳,形似鹤,亦似鹭,嘴长而直,羽毛有白色、灰色和黑色。鹳以鱼、虾、蛙、蛇等为食,一般活动于溪流、湖泊、池塘等有水的地方,夜晚会宿在高大树上。其中,有一种黑鹳,亦被称为“捞鱼鹳”,时常边走边寻找食物,或者长久伫立观察着水面的动静,发现猎物后猛然向水中袭击,动作干脆利落,手到擒来,真正做到了“快、准、狠”。如果我们认为黑鹳在寻找食物时警惕性会降低的话,那真的是太想当然了,实际上无论是在忙着寻找食物,还是在安然地休息,它们的警惕性始终都特别高;加之视觉和听觉的高度发达,它们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发现周围的各种动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鹳作为一种题材,在中国画中也时有出现,画面中它们通常出现在有水的地方,或静静地观察水面,或敏捷地捕鱼,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也从一个侧面寄托了古人对鹳的喜爱和对其超强能力的一种崇拜。

在卜辞中,“雚”就有观看之意,在程度上接近《说文解字》中的“谛视”,后来被进一步引申并发展为观察、监视之意。西周金文中“观”字依然延续了甲骨文中“雚”字的字形,只是略有差异,直到战国才有“雚”字右侧加义符“見”的“觀”字出现。经过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觀”的字形不断被篆文整齐化,后历经隶变、楷化等,最终成为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简化字“观”。

可以说,从“雚”到“觀”,再从“觀”到“观”;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直至到简化字“观”,这一演变过程基本反映着中国汉字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规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书法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特质。

关于“观”,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审谛之视也。《榖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可知,尽管“观”也是一种看,但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看了。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中对此字的释义有:“就字义细分之,见与视短暂,观则停留,见与视轻略,观则审谛。”从程度上来说,“观”明显更进一步。

“观”字的读音有两个,一个是一声,一个是四声,音不同其意义也差异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 钱选 兰亭观鹅图)

“观”读作一声时:其一,即“观”最普遍的意思:看、观察、查看、观看。如观赏、观光、观摩、观潮、观测、围观、观止、隔岸观火、静观其变、以观后效、坐井观天、作壁上观、察言观色、冷眼旁观、走马观花等。如,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李白《古朗月行》:“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 马远 松荫观鹿图)

其二,样子,景象,形态。如大观、外观、美观、景观、奇观、蔚为壮观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杨万里《过弋阳观竞渡》:“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张路 观画图)

其三,指的是对某事物的看法、态度或者认识。如观点、观念、达观、乐观、悲观、主观、客观、宏观、微观、是非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幸福观、历史观、时空观等。如,《后汉书·黄香传》:“左右莫不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蓝孟 听瀑观猿图)

其四,指游览、游玩。如观山玩水。如,《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冯梦龙《警世恒言》:“你在此若要观山玩水,任意无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陈济和 观雁图)

其五,作为佛教用语。如观自在、观世音、千手观音等。观,也指观察妄惑的智力。如,“粗思为觉,细思曰观。”王安石《读维摩经有感》:“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此外,“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一种超感官性,一种打通主体感官边界的神通性。如鼻观,观乐,观心。如,苏轼《和黄鲁直烧香》:“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陆游《登北榭》:“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元稹《观心处》:“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

“观”读作四声时:第一,指道教的庙宇。如,道观、寺观、紫阳观、玄妙观、白云观等。康骈《剧谈录·慈恩寺牡丹》:“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第二,指古代宫门前的双阙。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如,观阙;《尔雅·释宫》:“观谓之阙。”第三,指楼台之类,古代楼台之类的高大建筑。如,建筑楼观,台观。第四,多的意思。如,《诗·小雅·采绿》:“维鲂及鱮,薄言觀(观)者。”郑玄笺:“觀(观),多也。”最后,作为鸟名,“观”通“鹳” 。观雀,指鹳和雀。《庄子·寓言篇》:“如鹳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张宗苍 穹窿仙观图)

综上,从“观”字,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可谓一字一乾坤,这就是汉字的博大精深和非凡魅力。

本文原载《青少年书法》(少年)2023年第12期,转载时略有调整,特此声明。

作者简介:管明锐,现任河南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