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国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银行营业场所照片:一切劳动都是纯手工的,中间的架子摆放着客户的资料,就算是信息库,手边的算盘就是唯一的计算器,没有电脑,照样把客户资料理得清清楚楚,没有计算器,一架算盘即可计算账目。柜台后员工垫复写纸、填单、盖章,核对全是手工劳动,照样每天“账平、钱平、天下平”。

好像有人说过,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城市,最好的建筑不是庙宇就是银行。可是即使在曾经辉煌的金融大都市,经历了非常岁月的上海免不了也是满目疮夷百废待兴。1980年代,不要说银行的建筑和环境令人惊诧,在国有大企业的产业工人面前,银行职员不免也是低人三分。白领的感觉,离我们很远。

1970年代末的银行职员。无论年轻或年长,男的一律中山装,女的全部“两用衫”,蓝灰的色调把银行的营业厅装扮得甚是庄重。经过文革的“洗礼”,大多数银行人还是不苟言笑,何况,银行职员在上海人的印象中,从来就是“板板六十四”的。他们有着知识分子的模样,工人阶级的打扮,脸色凝重,衣着朴素。在世人眼中,他们的生活大概也是刻板甚至古板的。

1970年代末,有不少“银行之怪现状”说来令人难堪。“盐水瓶,怀中抱;电风扇,专吹脚;西装革履戴袖套”的现象几乎成了银行业的职业特征。冬天,我们用那种医用的盐水瓶替代“烫婆子”,讲究点的小姑娘还会给盐水瓶做一个漂亮的外套,就像她们自己常换常新的中式棉袄罩衫一样,给人以优雅之感。这种简易的“盐水瓶取暖法”使用水量大增,因此也辛苦了几个烧开水的阿姨。炎夏,眼看着头上的汗珠蒸腾欲滴,可几台老式的电风扇却在地下呼呼直响,一直把膝关节吹得僵直,真所谓“头顶酷暑,脚底严寒”——要是电风扇吹乱了桌上的票据凭证,晚上轧帐不平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家湾”网点旧址照片:1980年的工行潘家湾所,牌子上写的是本处代理普陀区保险公司儿童保险业务。曾有一段时间,有些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签约,由银行在各分行代理保险业务,扩大保险公司的网点。

1980年代初,有一阵全民经商,银行柜台前天天排起长队,里三层外三层,大热天里,“银行里做的人”忙得焦头烂额汗流浃背,“厂里做的”客户看着也生怜悯之心,拉来几桶厂里自制的“冷饮水”,送来几张厂里浴室的洗澡券,银行人于是千恩万谢。后来“银行里做的人”有不少就因为“冷饮水”和“洗澡水”的诱惑,跳槽做了“厂里做的人”。不过,在那样的环境中,银行人照样做到“账平钱平天下太平”,想想也确实不容易。

那个年代,袖套是和“假领头”一样被广泛使用的服饰,西装革履戴袖套的奇观在当年的银行营业厅里司空见惯,这种现象,和改革开放之初的“盲公镜上贴标签”一样,成为当时的怪现状之一。

直到1990年代,一些银行网点率先装上了空调,一时间,舆论对市民大热天到银行不办业务“孵空调”的现象颇有微词,但这倒是让我们银行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区,那些银行的上班族们,统统衣着光鲜、神采奕奕,男的个个时代精英模样,女的人人大家闺秀神态。那一幢幢银行大楼更是气宇轩昂气象万千,办公室典雅明净,营业厅宽敞靓丽,更不要说VIP营造的温馨私秘空间。

这种上世纪的银行风景,在现今的银行白领眼中一定视为天方夜谭。感谢有心人立此存照,这让我们深切地领悟了什么叫做“积重难返”。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叫做“百废待兴”。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