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灭商之后,将叔父虢(guó)仲封于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建立东虢国,将虢叔封于雍邑(今宝鸡陈仓区虢镇),建立西虢国。虢国国君世代为卿,多次南征北战,是周王室东西两面的重要屏障。周厉王时期,西虢国东迁到了如今河南三门峡,史称南虢国。

平王东迁之后,天下礼崩乐坏,诸侯不听号令,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兼并战。在这一过程中,东虢国、西虢国先后被灭。其中西虢国(后为南虢国)灭亡之后,西虢的下落,如今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再一次印证了中国史书可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就是三门峡义马市上石河春秋墓地,一个有着数百座春秋古墓的遗址。其中,仅仅2018年就发掘了墓葬125座,包括春秋时期墓葬115座,另有春秋时期马坑7座,出土了3000余件随葬品。

更为重要的是,墓地M93的发现,揭秘了上石河春秋墓地的主人,如此也就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史书的可信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M93墓葬中,考古出土1300余件的随葬品,制作精美、规格很高,学者依据铜礼器组合和出土铜翣推断,墓主身份应为大夫级贵族。与此同时,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出土器物及纹饰等等,都与此前发现的虢国墓地基本一致。

更为重大的发现是,在一件青铜器上,修复人员仔细清理发现:上面铭刻了“虢季氏子虎父作鼎子子孙孙永宝用”15个字(下图,第二个“子”旁画的应该是两短横,代表叠字,“孙”旁笔者看不出是否有叠字符,但应该是有的,不然读不通)。显然,依据“虢季氏子”等可以断定,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必与虢国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虢国东迁之后,具体迁到山西平陆县和河南三门峡市之间,以上阳为都(魏晋杜预注释为“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即如今考古发现的河南三门峡陕县李家窑遗址,与上石河春秋墓地相距80公里左右,那么“虢季氏子”等为何葬在远离国都之处?史书揭开了背后的真相。

《左传》僖公五年曰:“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也就是说,公元前655年时,虞国贪图财宝,不顾唇亡齿寒之理,使得晋献公假途灭虢,之后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逃亡京师洛阳。虢国历史名声不大,却留下了两个重要成语典故,即唇亡齿寒与假途灭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石河春秋墓地正好处于虢国与洛阳之间,与“虢公丑奔京”时空极为吻合,显然为西虢国遗民的去向提供了依据。最终,考古队通过墓葬、文物等综合判断:该遗址就是虢国东逃之人的墓地,包括权贵、护卫、随从、家眷等。

至于东虢国,西周与东周之交时先被郑国灭亡,复封之后又被晋献公灭亡。在晋国历史上,晋献公真是一个狠角色,灭掉了数十个诸侯国,成为中原第一强国,由此为后来晋国称霸100多年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关于西虢国,史书记载非常可信:记载西虢都城在上阳,陕县考古果然发现李家窑遗址;史书记载虢公丑奔京,上石河春秋墓地证实了这一点。显然,这就再一次证实中国史书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西方史书真的无法与之相比。

其次,所谓“雁过留声”,虽然在周代诸侯中,西虢并不怎么强大,但依然留下了无数遗存,比如都城遗址、墓葬遗址等等。其实,周代诸侯国的都城,如今已经发现相当一部分,考古证实了周代诸侯情况。但反观古希腊时据说有200个城邦,却真没有什么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