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一步步外溢,中东打得最凶的地方,已经不是加沙了,死死拖住以军的,也不是哈马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1、斩首敢死队“头目”,以军麻烦大了

哈马斯与以军开战后,黎巴嫩真主党也开辟了第二战线,在黎以边境与以军激烈厮杀,报道称,从阿萨克大洪水行动以来,真主党对以色列北部发动了上千次袭击。

据不完全统计,在一次次的突袭中,真主党摧毁了以军24辆坦克、28辆步兵战车,以色列北部500个定居点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情急之下,以色列紧急疏散北部数公里范围内超八万居民,整个地区大约有超30万人将前往以色列腹地寻求庇护。

安顿好平民后,以军实施了一系列报复式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军持续发动数次空袭,黎巴嫩纳巴蒂耶地区的阿迪什特镇、提尔地区的舍哈比亚以及杰津地区都遭到了无差别袭击。

黎巴嫩方面表示,这一轮袭击造成了数名平民和儿童死亡,更“要命”的是,黎巴嫩真主党王牌劲旅拉德万特种兵团高级指战员位置遭到泄露,被以军炮火轰炸致死。

对于这个拉德万旅,不少人闻之色变,他们以死冲锋,不要命的打法可是出了名的。

2、拉德万旅,什么来头?

拉德万旅又称第125师,是黎巴嫩真主党作战经验和能力最丰富的敢死队,规模超5千人。

他们接受的是伊朗革命卫队的特种作战训练,几乎每个士兵都熟练掌握了狙击、爆破、反坦等各种战斗技能,还具备了海陆空突击能力。

此前在叙利亚和也门境内作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拉德万旅出动上千人,参加了攻坚叙利亚叛军古塞尔城战役,而当时他们对面的“敌人”超过了一万人。

在实力如此悬殊的背景下,拉德万旅仅仅付出了百余人的牺牲,就攻破了城区,战后清点时,现场叛军尸体竟然超过了3000具,交换比达到了恐怖的1:30。

在外界的刻板印象中,中东武装都是些“草台班子”,散兵游勇只能开着皮卡打AK。

实际上,在伊朗革命卫队的领导下,这些武装组织,虽然装备落后,但战术组织和作战理念非常先进,甚至连以色列正规军都强。

举例来说,2006年,以军展开了一场所谓的“正义报仇行动”,大规模军队挺进黎巴嫩南部的一处村庄,防守阵线的真主党士兵加上增援民兵仅有50人,而以军足足有4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最终的结局令外界大跌眼镜,以军灰溜溜撤出,至此,真主党意识到,自己呈散成沙的战术,在密集的建筑群中,可以有效克制以军强大的攻坚能力。

同样的战术,在加沙地区哈马斯已经呈现的淋漓尽致。

3、胡塞武装一句话,以军后背发凉

与此同时,经过数月的打击,以色列渐渐发觉,情况不妙!

以色列与中东各大武装势力,反反复复的进行恐吓与报复,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军更是“杀红眼”一般,开辟多条战线。

但在这个时候,胡塞武装说了句大实话,让以色列后背发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塞方面表示,红海导弹袭船战让以色列经济遭受重创,从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开始,以色列经济就开始一路衰退,损失超过了30亿美元。

相关机构评估,以色列主权信用已经降为AA-,这对于以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核心的以色列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很多人不解,以色列向来被称为“中东小霸王”,军事实力在美国的帮助下,中东许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为何这次打的这么憋屈?以军战斗力似乎没有办法得到施展?

其实,一句话就能解释,可谓是,成也西方,败也西方。

4、以色列被拖入消耗战,凶多吉少

本质上,以色列国家就是在西方疯狂输血下成长起来的,充分发挥了苏联集体农庄组织优势和军事优势,与呈部落散沙的阿拉伯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西方的庇佑下,以色列快速崛起,但内部的民族意识和西方施压的意识,产生了冲撞。

阿拉伯世界在遭到五次军失败后,落后的社会根源出现了快速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开始不断适应与以色列斗争,哈马斯也好,真主党也好,都不再寻求对以色列一击毙命,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钝刀子割肉”,典型的消耗战术。

因为以色列毕竟是“外来户”,国土面积狭小,内部分歧不断发酵,陷入消耗战必输无疑。

别忘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不少廉价、平民化的武器装备涌现,原先动辄几百万美金,动用上千人的专家团队才能搞定的装备,现在一架廉价无人机就能起到几乎相同的打击效果,甚至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就算是把GDP的4.7%都投入到军事上,也只能勉强维持空军优势,陆军方面还是“吃老本”。

说到底,打大规模的战争才是以军最拿手的,毕竟在中东地区,以军的空军和装甲兵力都是一流的。

但以伊朗为核心的抵抗阵线,不可能按照以色列的步子走,在抗以路上,他们的核心战术只有一个,那就是非对称作战,把以色列死死按在消耗战中,除非内塔尼亚胡认输,撤军投降说不打了。

但是,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