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经济体历经四十年高速增长之后,会突然开始存钱。

一个人突然开始存钱,一定是对未来的期望值开始变得保守;当一个经济体里的人开始普遍存钱,那一定是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某种转变。

而眼下,我们就正处于这种转变之中。

从2020年初到2024年1月,我国家庭大约往银行账户里净存了58.24万亿元,这差不多已经接近我国一年的GDP总量,换算到每个人身上,这四年下来,平均每个国人都往银行账户里存了4万元。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更进一步,在这四年里存的58万亿当中,有82%都是定期存款,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银行当成了一种长期投资的理财组合,在经历房地产和股市的下行周期后,大量的民间财富无处可去,最终只能流到银行里,变成定期存款

国人爱存钱自古有之,但这四年新增存款总额,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的存款总和。

我们爱存钱,但显然没有那么爱存钱,过去四年的存款总额超过了此前十年的存款总额,这本身就足以说明自2020年后,一些事情的发生,尽管我们似乎已经不怎么想起,甚至不怎么提及,但那几年发生的事情,依然深深改变了许多人的认知。

至少,人们变得更爱存钱了,这对宏观经济来说,可不是一个好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从何而来?

微观上就是有人花的比存得多,宏观上就是有人借贷比储蓄多,当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储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保守不再投资的时候,经济自然就会陷入漫长的增长放缓之中。

因此,任何反常的趋势,我们都有必要从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并为这一解释赋予更多的对策,换言之,就是鼓励人们把钱拿出来消费,而不是放在银行里吃微薄的利息。

分年份来看,2022年和2023年是国人存款最多的两年,分别贡献了17.84万亿和16.67万亿元的存款,是有统计数字以来增长最多的两年,且没有受到大大小小不同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的影响。

以建设银行为例,其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从2022年9月的2.6%,下降到2023年12月的1.95%,但依然没有阻挡住国人存钱的热情。

为什么?

风险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常规来看,选择在银行里整存整取的,除非金额特别巨大,否则利息并非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换言之,大部分人之所以把钱存在银行,更大的可能性仅仅只是为了存放,或强调安全性,仅此而已。

所以,银行的存款利率的调整,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不太会影响人们存款的热情高低。

而2022年和2023年,又是非常特殊的两个年份。

2022年,是新冠病毒的最后一年,2023年,则是新冠病毒后的第一年。

这两年之间,储蓄数字的居高不下,更多反映了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尽管很多人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过去三年的新冠病毒,的确给整个社会造成了经济乃至心理上,难以估量的损失。

我不知道是否有相关的行为经济学者对此做过估算,但保守估计,这三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那至少都是上万亿的。

别的不说,仅仅是这四年新增的58万亿存款而不是更多消费,对整个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其实已经高达上万亿。

更不用说,新冠病毒对群体心理的影响,给人的悲观、保守乃至抑郁等行为的影响,根据不少心理学家的估计,可能还会延长数十年。

除此之外,居民存款超趋势增长的背后,也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例如买房更少了,以及购买理财的人,也更少了。

根据兴业证券的测算,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居民部门购房下降增加5.7万亿存款,少买理财也增加了4.5万亿存款。

这两者相加,就是十万亿的G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内,居民存款的大增,显然不是个例,日本1990年代时期,也曾出现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变化,其中地产占比明显缩水,现金及存款、保险占比明显抬升,股票及基金占比则无明显变化。

这其中,风险是肉眼可见的。

一个经济体的高额储蓄,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经济增长一定源自更多的消费和更多的投资,而企业只有看到更多消费的迹象,才会愿意进行更多投资,用规模效应来扩大利润。

而消费者何以能够更多消费呢?

当然是更好的就业数据,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资产价格的上涨,也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刺激消费的作用。

但从2021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就开始从峰值缓慢下降,今年上海1月的新房数据更是直接腰斩,考虑到我国家庭资产结构中房子占比高达七成,房价的下降,其实就是居民财富的缩水。

一个人财富变少了,消费当然就会跟着下跌,尤其是在偿还的贷款不变的情况下。

所以,前几天我们看到,我国房贷利率再次下调,且首次降至4%以下,这背后都是降低家庭的还贷压力,从而让消费得到更多的改善。

但本质上,房贷利率下调,影响的是利息,还贷的总额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以300万的房子30年贷款来算,若采用等额本金,那么可以节省10万元利息,但考虑到这是长达30年的还款周期,因此10万元,虽然有所减轻还贷压力,但总体上不会有特别大的实际效果。

总体来看,这几年的居民储蓄意愿依然非常强,不排除未来还会继续下调存款利率的可能性,为了抑制钱流入银行,降低存款利率,鼓励现金进入市场流通,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到目前为止,我国居民总储蓄已经超过130万亿,其中有58万亿都是在过去四年里新增的,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130万亿,是我国一年的GDP总量,如何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最终刺激经济增长,相信这也是目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之一。

不过考虑到这58万亿中,有超过8成都是定期存款,这也加大了刺激消费的难点和痛点。

另外,除了居民存款加大之外,机关团体存款也累计净增大约5.87万亿元,除了2020年因为大幅增加防疫支出导致存款“只”增加了1907亿元,其余三年均增超过1万亿元,去年更是超过了2.3万亿元。

机关团体存款,就是指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存入银行待用的经费拨款,由于这部分资金是先拨后用,还没有用的就成了存款,且主要是活期。

经费拨款大增,这背后同样也和居民储蓄增长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存款增加,消费自然就会减少,这是此消彼长的结果。

而到此刻,新冠病毒所带来的隐形后果,可能才渐渐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冠病毒导致了物理上的隔绝,而商业活动的本质就是接触交换的结果,因此尽管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因为2020年的低基数,我们的增长大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在新冠后的恢复速度上,比起美国、日本(日本去年名义GDP5.7%),似乎还略有不足。

问题出在哪里呢?

第一,我认为是在过程中的应对方式上。

不少发达经济体,在三年时间里发放了大量的现金去补贴低收入群体,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也为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埋下了时机。

这个时候,大量的各种现金补贴,很好的为低收入群体实现了兜底,让他们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但我们更多的是在企业层面的减税退费上,企业为此没有大规模倒闭,但作为个人来说,由于三年期间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减少,企业虽然没有在那三年倒闭,但在后疫情时代,个人的收入损失,已经很好体现在了消费的复苏疲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企业减负了,但个人没有减负,个人的收入压力和房贷压力、教育压力依旧存在,且由于房地产的下行让家庭财富缩水,这些因素都进一步抬高了家庭储蓄的意愿。

这是不消费的主要原因。

第二,则是公共保障体系上。

坦白说,我国的居民消费抗风险能力还是非常薄弱的。

这里的薄弱,就体现在稍有风吹草动,人们的消费就会如同狼来了一般,很容易因为宏观经济的变化而出现变化,具有非常强的顺周期特性。

原因是什么呢?

成本高,保障弱。

例如,我们的房价收入比世界前列,我们的育儿成本世界前列,生娃贵、房贷重,这些因素都牢牢捆绑了家庭的消费意愿,而医疗教育等问题,也让国人的储蓄意识要更强。

例如过去四年的超额储蓄,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守型储蓄的结果。

当然,对大量的低收入群体来说,过去四年增加的58万亿储蓄,他们的贡献可能还没有零头,这也是问题的核心之处。

未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大量的独生子女父母会因为衰落而带来更多的医疗问题的时候,届时可能会有部分家庭因病反贫,而这正是我们需要预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促消费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施行起来其实非常困难。

促消费是要让人主动消费,不是给人发钱那么简单,要想让人主动把存在银行里的数字拿出来,换成现金去买买买,这就需要人们对未来有一个不错的预期,例如收入不仅还得起每个月的房贷、养娃、支撑家庭,还能够有一笔闲钱,只有这样,人们的消费意愿才会高涨。

但眼下,就业端的内卷和企业端的价格战,都让我们的供需两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现在的居民消费意愿,可能就跟雷总的汽车定价一样尴尬。价格还没有宣布,但已经看到一众竞争对手气势汹汹把新能源价格一降再降,这个时候,小米汽车价格如何定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还没有上桌吃饭,桌子已经被人掀翻了。

要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或者说良性的消费环境,这不难,但难在如何在房价下跌、股市疲软、就业内卷、公共保障薄弱等一系列前提条件下,创造一个良性的消费环境,这很难。

这不仅仅考验智慧,更考验消费刺激措施的尺度,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多的耐心。

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