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矗立在萨拉曼卡公园的许鸿飞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鸿飞龙年新作《龙凤呈祥》亮相后,西班牙萨拉曼卡市民在与雕塑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班牙萨拉曼卡街头矗立着的现代风格雕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班牙马德里街头上的著名艺术家博特罗雕塑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鸿飞的雕塑作品《吻》正式被西班牙马德里收藏,并永久落户该市的“北部公园”。

连续多年在西班牙过春节,讲述“中国故事”

2月的萨拉曼卡,清晨来得有点晚,街道具有浓郁历史气息的建筑装饰与雕塑再次迎来新的一天。萨拉曼卡是西班牙最具历史传统的城市之一,在这里,现存有世界最古老大学之一——萨拉曼卡大学,在这里,孕育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萨拉曼卡学派,在这里,也培养出了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

正是这样一个城市,近年对中西文化交流有了新的认知。

2019年以前,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知道中国的当地市民并不多,而知道中国的重大传统节日——春节的,则更少。直到五年前,许鸿飞生肖题材雕塑的出现,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前不久知道将有关于龙题材的雕塑即将在广场展出,我就知道中国的春节又要来了。突然觉得,如果看不到他的雕塑,就不像春节。”有不少萨拉曼卡的市民如此说道。

西班牙,是一个到处都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无论是街头涂鸦,还是建筑、雕塑,总能有一处让人惊喜。在这里,走出了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戈雅、达利、毕加索等。正是这样一个国家,目前已经有两个城市在户外永久矗立着来自中国的雕塑家许鸿飞的作品。

雕塑《吻》

永久落户马德里

在春节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鸿飞经典雕塑作品《吻》捐赠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政府仪式在该市“北部公园”内举行。该作品也将永久落户该地。

许鸿飞表示,他的世界巡展作品,几乎每一场的作品都不同,唯独《吻》是参加所有55站的展览,可以说,它伴随整个世界巡展的始末。现在,这件作品将永远落户马德里,能够被马德里收藏并在市区如此重要的公园里与公众长期互动,这也是这件作品最好的呈现。“作品表达的是爱与幸福,这一点跟马德里市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城市中,是一种不约而同的契合”。

马德里市副市长范胡尔表示,他很喜欢中国文化,能邀请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在这里办展并收藏作品,十分荣幸。他说,过去几年,疫情的发生阻隔了世界民众之间的联系,而这件《吻》的雕塑,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结,未来马德里也将建造中国城,在这里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这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

马德里“北部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许鸿飞是第一位被马德里收藏作品的中国雕塑家。感谢许鸿飞的雕塑对这里的贡献,这座雕塑矗立在绿树成荫,大众休闲的空间里,面对着前面几座高楼,相得益彰。

在公园里散步的西班牙市民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他表示雕塑非常棒,雕塑家表达了一种平衡的力量。

据了解,这件名为《吻》的作品曾在马德里市政厅展览过,他们一直很想收藏这件作品,因为疫情影响,他们等了三年,终于等到了雕塑家亲临现场,他们如愿地与许鸿飞签署收藏协议,最终成就了如此一桩美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土耳其、德国、意大利、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的多个城市收藏了许鸿飞的作品,其中土耳其更收藏了6件之多。

据介绍,在马德里市政厅办过展览的只有两位雕塑家,一位是哥伦比亚的艺术家博特罗,另一位就是许鸿飞。

西班牙民众

通过生肖题材雕塑了解中国春节

2月8日,以庆祝中国春节为主题的中国与西班牙文化交流活动在萨拉曼卡马约尔广场举行,许鸿飞龙年新作《龙凤呈祥》同步亮相。

萨拉曼卡市市长加西亚表示,春节不但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也是现在萨拉曼卡市民每年共同期盼的文化活动。他说,当市民知道来自中国的雕塑家许鸿飞在今年来到这里,并带来他为龙年创作的雕塑,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雕塑真容。

出席当日活动的还有西班牙知华讲堂荣誉主席马塞洛·穆尼奥斯,他曾在中国生活四十年,他对中国的春节气氛记忆犹新,并笑称自己已经是半个中国人。坦言能够在中国和西班牙文化交流上作出桥梁作用感到十分荣幸。他在致辞中说,这次在萨拉曼卡的交流活动,展示了中国与西班牙双方民众的智慧、艺术、文化的更好交流,相信这对两国文化交流而言,是一次极大见证和新的推动。“应该更多地把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带来西班牙,让这里的市民更好地享受文化带来的欢乐”。

这一次的文化交流,得益于西班牙友人Fran与妻子Maggie共同的付出,他们持续为中国与西班牙文化交流作出贡献,Fran对记者坦言,中国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但他唯独喜欢许鸿飞,因为他很有个性。西班牙的人民同样如此,萨拉曼卡的市民现在每年都会盼望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因为每年都在这个时候展出许鸿飞的作品,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当地的集体文化记忆。不少人都表示,如果今年没有展出许鸿飞的作品,那就完全不像春节。

在雕塑揭幕后,对于为何连续多年邀请许鸿飞的作品到当地展出的疑问,加西亚简单而直爽地回应称,“因为我们这里没有这类型的作品,而我们恰好也需要这样的作品,他的雕塑里欢快的动态与金黄色正好与我们周围的建筑相匹配。”

许鸿飞现场表示,连续五年受到邀请,萨拉曼卡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热情让人感动。同样是因为萨拉曼卡对其生肖作品一如既往的喜欢,使得他每年都得首先构思生肖题材作品,而每年的生肖作品亮相,都是选在萨拉曼卡首发。

随着雕塑的揭幕,越来越多的民众上前围观,或是拍照或是驻足观看,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不少民众现场表示,很多年都看到许鸿飞的雕塑在这里展出,知道今年会有新的,所以,专门过来看看。

让作品永远留在海外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在广场旁的肉菜市场里,有海鲜档主知道许鸿飞已有一段时间,在见到真人后,她“鼓起勇气”问可否拍照留念。许鸿飞干脆帮她现场画一幅速写,她突然受宠若惊,说成为了今年中国春节最美好的回忆。“我们都知道有一位来自中国的雕塑家,每年为我们创作了生肖题材的作品并在广场展出。”

在街上,记者与许鸿飞一起走着,他突然看到一群女生里,有个女生与同行欢声笑语,形象与众不同,他转身与对方表达为她画画时,她们一行高兴极了,还说在广场那里看到一个“龙”的雕塑。“我们正在学汉语。”原来她们几个都是萨拉曼卡大学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特别钟情。

在当地,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菜市场的商贩,几乎都知道了有一位来自中国广州的雕塑家每年都有作品在这里展出,并由此了解到中国的重大节日——春节。

据了解,目前已有德国、土耳其、意大利、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相关机构收藏了许鸿飞的作品。

许鸿飞表示,“雕塑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艺术,我以这样的手法,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对欢乐、对爱的理解,得到了多国人民的认可与喜爱。”他认为,“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应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我一直这么认为,也一直这么践行着。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力的强盛,随着文化的持续交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广泛的人们,读懂中国文化。”

许鸿飞在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论,他认为,中国文化真正与世界接轨,须经历“走出去”“走进去”“请出去”“请回去”等不同阶段,而最终的目的则是“留下来”——让作品永远留在海外并持续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众交流活动,持续发光发热,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