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好人有好报,一个人种下了善因,那么必定会有善果。

然而广西一男子无偿献血13年,突患重病急需50万,无力支付医药费的他只能寄希望于爱心捐款,以此来筹措医疗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男子连年无偿捐血的红十字会,捐款却一直迟迟未到,后来被人质疑,才勉强捐出了一小笔钱,还没有一位残疾老人捐的多。

为什么红十字会一直迟迟不捐款呢?男子无偿献血13年,换取不到红十会的一点好感帮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患重病

罗智是一位在本地开设有小型幼儿园的普通园长,与妻子李婷一起生活,他们过着平凡而知足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病魔打破了这份平静。

2013年6月一个普通的清晨,罗智像往常一样准备着出门,却突然感觉全身无力、头晕目眩。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工作疲劳造成的轻度不适,在小诊所简单就医后继续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种症状却开始频繁发作起来。随着身体条件的日益恶化,罗智不得不向妻子请假,前往市里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但是由于医疗设备的限制,市医院的医生无法确定病因,罗智只能继续忍受着病痛煎熬,眼看生活无法正常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的疼痛和精神压力让他的体重急剧下降,面容也变得憔悴不堪。尽管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但他的病情始终没有明显的好转。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和挫折后,罗智夫妇没有放弃希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最终决定将希望寄托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所医院的医疗设备和专家团队,在国内享有盛誉,尤其在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经过一系列的详细检查后,医生们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终于确诊罗智患有一种罕见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病症由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因此常常被误诊或漏诊。一旦病情发展至中期,患者将面临严重的生命危险。

虽然罗智的病情已经到了中期,但医生告诉罗智和他的妻子,只要能够接受积极的治疗,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和可能的手术干预,病情是有可能被控制甚至逆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所需要的相关治疗费用高达50万元,这无疑给两口子带来了沉重打击。面对医生提出的建议,罗智第一时间就想到放弃治疗,不再让妻子为此发愁。但李婷坚决反对丈夫的想法,明确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进行治疗。

坚持献血13年

罗智是一名退役士兵,后来加入了北流市义工协会,长期从事公益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国家血库储备严重不足,许多病危患者因血液短缺而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守护生命的前军人,罗智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去拯救更多生命。2000年1月,罗智第一次踏入献血站。填好登记表,进行了体检后,他便躺在了献血床上。

护士将采血针头刺入罗智的手臂时,他没有丝毫痛苦,只是静静地望着墙上“献出殷红的血液,营造生命的绿洲”的标语,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第一袋血液流入血袋时,罗智如释重负,他知道自己的血液将会成为一个病人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为了长期坚持献血,罗智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坚持体能训练,保证身体机能的良好状态。每当血库告急时,献血站的工作人员总会第一时间给他打去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多远的路程,罗智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献血,他时常开玩笑说自己像是一个“随叫随到”的快递小哥。

当罗智得知因为自己的血液而重新焕发生机的病人后,他心中总是溢满喜悦。尽管家人和朋友都劝他不要过度操劳自己,但罗智总是微笑着说,能救人一命比什么都重要,这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广西建立了骨髓库,罗智再一次成为第一批报名的志愿者。他清楚地知道,骨髓移植能让许多血液病病人得到重生。

2006年,罗智又开启了血小板捐赠之路,由于制备血小板的过程复杂,需提取大量全血,一袋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血液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血小板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每隔15天,罗智就会准时来到血站捐赠血小板。即便旅游途中,他也会抽空在当地血站完成捐赠。多年来,罗智足迹遍布多地,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拯救更多病危生命。

13年时间里,罗智累计献血超过6万毫升,比13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还要多。他被誉为“献血大王”,但从不因此沾沾自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完血小板采集的罗智,往往会直接去义工现场参与社区服务。无论是帮助上有老下有小的困难群众,还是投身救灾救难,罗智都会殷勤奔走。

好人有好报

就在罗智想要放弃治疗的时候,罗智的义工朋友打来电话关心他,得知他生病的事。他如实相告自己患上脑膜炎,恐怕不能再参加义工活动,引来朋友们的追问和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天后,罗智发现账户里突然多了好些笔小额转账,原来是义工协会的朋友们得知他病情后自发为他筹措治疗费。然而这些善款与所需治疗费5万元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帮助罗智渡过难关,义工协会决定通过网络平台发出号召,让更多人知道罗智的故事,并向他献爱心。一个朋友提议,可以写文章讲述罗智这些年勤于公益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义工协会的成员还走上街头呼吁捐款,人们纷纷解囊相助,虽然每笔款项都不多,加在一起却汇成了慈善的大河。

一位右腿截肢的拾荒老人为民,听说此事后骑着三轮车赶来,将自己三个月的收入1000元全数捐出。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好心人加入到帮助罗智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此时红十字会陷入了舆论危机,因为当地红十字会的捐款迟迟未到,后来才传出捐助1000元,引发网友争议,被质疑“堂堂红十字会,捐得还不如残疾老人多”。

红十字会回应称,罗智不符合资助条件。随后,广西红十字会又传出捐款5000元的消息,依然招致网民不满,直指“这样的人值连年捐血,只给五千?”舆论如潮水般压来,中国红十字总会最终介入疏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会长捐助五万转交给广西分会,且广西红十字追加了五万元,广东红十字也捐出一万元。在各方红会的捐款数额得以大幅提高后,网上对红会的质疑这才平息下来。

到2013年9月为止,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社会各界累计为罗智捐助了总计七十四万八千元善款,基本足够他完成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罗智已基本康复,他表示等身体完全恢复后,还会继续走上献血之路,甚至准备登记配型捐骨髓。在妻子的支持下,两人打算在自己创办的幼儿园里,增加残障和孤儿学童,以自己的努力回馈这个温暖了自己的社会。

结语

从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心,都能在生活中创造出美好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罗智的人生道路还有很长,未来的路途中还会遇到哪些挑战?他又会如何面对并克服它们?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