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两周年之际,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俄罗斯经济的单一结构为应对西方制裁提供了强大韧性,而屡遭危机考验的俄罗斯社会则更具韧性,普京的高支持率同样使他感到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

“西方已经决意不惜代价与俄罗斯战斗到底了吗?如果我也参加了慕尼黑安全会议,我要向西方领导人提这么几个问题。”科尔图诺夫说。

经济“缺陷”也是保持稳定的原因

冲突爆发后,面对美西方史无前例的制裁,俄罗斯经济显示出强大韧性,2023年增速为3.6%。科尔图诺夫说,在2023年,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实现增长,因为这是疫情后的第一年。美国、欧洲和中国的经济数据在此前的疫情中都严重下滑,在2023年都出现反弹。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2021年俄罗斯出口总额约4900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7%,其中能源出口总额为2407亿美元,又占了近一半。科尔图诺夫说,俄罗斯经济看起来可能相当“基础”,并没有真正融入全球经济。有人说这是俄罗斯经济的一大缺陷,但另一方面,这也是让俄罗斯保持稳定的原因,尽管国际环境有波动。2014年起便实施的一些制裁也对俄罗斯进行了“测试”,使俄罗斯有能力在最近两年的制裁中将影响降到最低。

“如果你看看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表现,你必须得出结论,他们对新形势作出了持续的相当专业的反应。他们能够维持市场、经济和金融稳定,能够以某种方式抑制通货膨胀,这也是体现俄罗斯政府过硬专业能力一个不可否认的指标。”科尔图诺夫说,2023年俄罗斯经济的相对成功由多种因素促成,并将至少延续到2024年,俄罗斯经济形势短期内不会急剧恶化。

一个典型的“俄罗斯战斗场景”

随着阿夫杰耶夫卡争夺战以俄军胜利告终,2023年夏天以来俄方在战场上的主动进一步巩固。但在战事的第一年,俄军从基辅、哈尔科夫到赫尔松等地的节节败退,一度使人预想到与今天现实情况完全相反的局面。

在科尔图诺夫看来,俄军在冲突中的表现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战斗场景”。“如果你回顾历史,你会发现通常情况下,当一场冲突开始时,俄罗斯并没有充分准备好迎接挑战,而一直在追赶。”科尔图诺夫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例子,苏联在1941年和1942年不断战败,但逐渐地能够应付局势,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观察到的是一条学习曲线,包括战场上的行动,包括采购和国防生产。”

他举出无人机的例子。在战事初期,俄罗斯在无人机方面并没有真正取得进步,但现在已在使用无人机上取得重大进展,同样的还有俄军的整体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等各个领域。

科尔图诺夫表示,虽然现在说俄罗斯已经取胜还为时过早,但毫无疑问,俄罗斯重新获得了战略主动权。西方援乌的军事装备不太可能改变这一势头,也看不到乌克兰有任何机会重启攻势。

俄罗斯社会比经济更有韧性

俄罗斯大选3月17日就将举行,普京将寻求第五个总统任期,俄罗斯民众对他的支持度高达近八成。过去两年,西方希望冲突导致俄罗斯“崩溃”、普京下台,一直是公开的秘密。

如何解释俄罗斯政治的韧性?“可能有多种解释。”科尔图诺夫说,首先,民众都有爱国情绪,当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拥护自己的领导人,即使是那些通常对领导层持批评态度的人也可能更愿意支持他。科尔图诺夫认为,要说韧性,俄罗斯的社会比经济更有韧性。俄罗斯社会对生活水平可能出现的下降是有准备的,许多人都记得20世纪90年代经历过的危机,而几乎每10年俄罗斯就会发生一次具有社会影响的重大危机。

“俄罗斯最活跃的潜在反对派领导人更愿意离开这个国家,试着从外面做一些事情,但他们对俄罗斯政治没有真正的影响,不太有能力对抗领导层。”科尔图诺夫坦言,他对普京目前的高支持率同样感到惊讶,

“我料到它会很高,但没有想到这么高。我敢肯定,这会让普京总统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

乌克兰大选原定也将于3月举行,但泽连斯基2月23日仍表示“战时不能举行选举”。科尔图诺夫说,他不认为这次选举对乌克兰有多大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战后乌克兰的未来——国家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什么样的机构将主导乌克兰的政治格局?由于很多“自变量”的存在,乌克兰的未来并不明朗,难以预测。

如果西方打算“不惜一切代价”?

不久前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虽然西方国家的“双输”焦虑显露无遗,但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会西方嘉宾仍流露出某种“不能输”“输不起”的强硬态度。如果西方要与俄罗斯战斗到底,那么和平是否正与我们渐行渐远?

“西方已经像乌克兰一样成了人质,跟自己打信息战。他们试图说服自己,他们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获胜。预期管理在目前阶段是件很难的事情。”科尔图诺夫表示,眼下,西方还很难得出某种妥协是不可避免的结论。对西方代表在慕安会表现出“战斗到底”的强硬态度,科尔图诺夫说,必须尽可能精确地理解西方这个“胜利公式”的含义。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意味着西方应该派遣地面部队——直接介入这场冲突,以防止乌克兰战败。“我的问题是,西方是否对此有充足准备,特别是考虑到西方(与俄罗斯)的直接接触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冲突升级,包括潜在的核战争。”

科尔图诺夫曾多次参加慕安会,但在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嘉宾从邀请名单中消失了。这位克里姆林宫的资深顾问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如果我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我会这样向西方领导人提问:你们是认真的吗?你们打算采取不惜任何代价的‘胜利公式’?你们已经准备好去战斗,看着你们的年轻人被杀,并将自己暴露在核战争的风险中?我再次对此表示怀疑。”科尔图诺夫说,他认为会得到否定的答案,他怀疑西方还没有准备好走那么远。

“如果西方还没有准备好走到那一步,那我们应该不惜任何代价来剖析这一胜利公式。但我们又不知道西方将怎样走向停火。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和谈变得越来越困难,看到持续的对乌军事援助。但一年后,如果特朗普在美国上台,变数又是巨大的。”科尔图诺夫说,他不想做任何预测,但他认为,对西方目前“不惜任何代价”的胜利公式应该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