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昭明

编辑 昭明

1949年,杭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了延缓解放军进攻速度,竟准备炸毁百姓通行用的钱塘江大桥,可一连炸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不仅如此,这座桥至今仍在使用,而此时距离它的设计使用年限已经过去了37年,网友直呼“桥坚强”,那这座桥到底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在1933年的时候,正在国立东南大学教书的茅以升突然接到了浙江省政府的邀请,说让他主持修建一座中国人自己的现代桥梁。

茅以升很是激动,他在桥梁建筑领域苦心钻研多年,为的就是帮国人修建桥梁,尽管难度很大,他还是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茅以升早年曾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学的就是桥梁建筑专业,后来他还凭借极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卡耐基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是当时国内有名的桥梁建筑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成后的茅以升没有贪恋国外充足的物质生活,毅然回到了国内投身建设,因为当时技术条件不允许,加上国内军阀混战,茅以升始终没有一展所学的机会,只好到了大学教书,向年轻一代传授关于桥梁建造的知识,培养了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现在听说要让他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当仁不让,因为这还是中国人自己主持修建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如果建成将载入史册。

于是,茅以升接到邀请后立刻担任了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邀请了同期赴美留学的罗英担任总工程师,与此同时,还从社会上选拔了4名专业的桥梁工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技术团队也基本由大学工科毕业生组成,茅以升带领他们开始了夜以继日地工作。

1935年4月,钱塘江大桥修建工程正式启动,难度还是超出了茅以升的想象,当时不少外国专家都觉得以中国人的水平绝不可能把这样一座桥建成,但茅以升却不服输,他始终在寻找办法。

期间,茅以升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制造了打桩船、送桩、沉箱起吊设备和钢梁浮运专用托架等建造器械,还采用了独特的射水打桩法,在他的努力下,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以极高的施工标准建成通车,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建好了一座现代化桥梁,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不过,没多久,噩耗就传来了。

原来,就在一个多月后,日寇就逼近了杭州,杭州危急,国民党政府要求茅以升炸毁桥梁,迟滞日寇前进的步伐。

事实上,这建成通车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已经有上百万群众从桥上通过,还承担了大量的物资转运,可以说已经为抗日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现在炸毁也是为了抗日,无可厚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桥毕竟是茅以升修建的,他心中还是有些不舍,只是,国难当头,再不舍也要炸,茅以升亲自主持了炸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茅以升在设计大桥之初就专门在靠近南岸的14号桥墩里预留了放置炸药的方形空洞,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提前安排好,这座桥是很难炸毁的。

就这样,12月23日,在杭州沦陷的前一天,茅以升果断将钱塘江大桥炸毁了,当时他就发下誓言,迟早有一天要把桥给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眼间八年过去,日寇投降,国民党政府随即聘请茅以升主持了桥梁修复工作,1947年3月,在茅以升的指挥下,钱塘江大桥顺利修复完成并实现通车,之后两年又为当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就在杭州即将解放之际,国民党政府又准备把桥给炸毁,这是误国误民的举动,茅以升自然不会同流合污,而没有茅以升的主持,国民党方面显然不知道该炸哪里,接连试爆了几次,大桥都安然无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国民党军被赶到了台湾,杭州顺利解放,钱塘江大桥也几近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建国后,钱塘江大桥也只在1953年和2001年进行过两次大的整修,大桥至今仍能通车,而且还是铁路公路两用,要知道当初茅以升设计的时候,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

现在已经超出了37年时间,钱塘江大桥仍然屹立不倒,造福着两岸民众,不得不感慨这座大桥的质量,也对茅以升为代表的老一辈桥梁专家更加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桥梁能够继承这一高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唯有如此,才能确保通行安全,才能极大地便利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此,也向茅以升先生及所有参加钱塘江大桥建造及修复工作的工人群体致以崇高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