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隆庄一角 1964年 李一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的篮球场上青年们正进行一场球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胜利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家斌(左一)和董炳汉(前右一)、陈家宽(左二)

长安县皇甫公社胜利大队第一生产队所在地蛤蟆滩,1951年有了王家斌等六户贫农组织起的互助组,他们像亲兄弟一样团结起来,并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过去住小草房的农民都盖了新瓦房,一个取名为“兴隆庄”的新村庄形成了。生产队有了30头健壮的牲口,3辆胶轮大车和各种新式农具。1958年这里通电后,又打了6眼电灌机井,修水渠3条,扩大了四分之一的灌溉面积,粮食产量逐步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阳公社尚塞大队业余剧团自编自演的“雪海银山” 1964年 安康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塞大队党支部书记周济广和社员们在炕头学习

临潼县徐阳公社是1963年关中平原新出现的一个粮棉高产单位,同附近生产条件大体相同的五个公社相比,徐阳公社的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它们高出一倍以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高出11.7%到43.1%,同公社1962年相比,棉花总产量提高96.6%,粮食总产量增长3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楼抽水站 1964年 安克仁摄

陕西关中东部的交口抽水灌溉工程第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开始抽水灌溉。入冬以来,交口抽水灌溉工程局积极组织渭南、临潼两县灌区的受益社队,加紧进行田间渠道和收尾工程的修建、续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坪摄

1964年8月9日,西安市5万多人声讨美帝对越南的武装侵略。图为群众通过钟楼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开幕式会场 和坪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地方的孩子们一起表演普通话与方言对比节目

由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等四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次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于1964年8月17日至25日在西安举行。全国195位代表出席了这次观摩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体操男女个人全能冠军的于烈烽、王维俭 和坪摄

1964年全国体操、技巧运动锦标赛的体操比赛,10月4日在西安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 安康摄

西安开关整流器厂成批投入生产的一种新产品——汽车、拖拉机电气试验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 安康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在调试“多线自动并下电测仪”

西安石油仪器仪表厂积极培养技术力量,形成了一支200多人的技术队伍。十多年来,不仅制造了大批本厂所需要的设备,并设计和制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勘探所需的各种仪器、仪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国棉二厂细纱教练员魏秀珠(站立)讲解操作技术1964年 安康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国棉三厂细纱值车工全国先进谈阿凤(左)向西北国棉四厂细纱值车工省先进曹秀俄传授粗纱包头技术

由先进工人组成的上海纺织工业先进操作技术传授团,应陕西省纺织工业局的邀请,来到了西安,他们在纺织区—坝桥开办了学习班,向同行们传授清花、梳棉、落纱、织布等10多个方面的先进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 安克仁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员向职工曹鸿武(右)学习识别中药

西安市药材公司和医药公司为加速培养有文化技术知识的新型中西药经营人员,从1962年起,办起了中药、西药、会计统计三个半工半读专业班,每周一部分时间在校集中学习,一部分时间到经营单位跟班实习。在实习中,由有经验的老职工与学员订立师徒合同或建立固定的辅导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 李一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改进门诊工作中,从面向群众,方便病人出发,破除一些不适合要求的陈规陋习,建立起一些有效制度。任何时间都可以挂号。挂号室、化验室和药房,做到简化手续,方便病人。病人处方一次可以办完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哲夫摄

1963年夏,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在蓝田发现。1964年,一支更大规模的调查发掘队在蓝田地区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发掘工作。5月12日,挖出了大块的化石堆积物,其中包括一个猿人头盖骨碎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 和坪摄

陕西省博物馆征集到从西安市西郊阿房宫遗址附近出土的一枚秦代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