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事件,我们能猜到开头,但很难猜到结尾。

这两天,全社会都在热议“女企业家拒绝2亿工程款政府1200万化解被捕”一事。

这起事件的影响,远不是一个什么“牵手门”,“撩骚门”、“北极鲶鱼”等热点事件所能比拟的。因为公众通过这起事件切身感受到,在跳出制度笼子的权力大棒之下,没有一个人能感到安全。

一个之前应该系亿万富豪的女企业家受政府拖欠工程款之累,卖了车房,债务累累,四处借钱,员工失业,讨薪过程中还被软禁,被殴打致左肋骨折,右腿不能正常行走,东躲西藏......

好一个“悲”字了得。

不仅如此,女企业家为了讨薪,其聘请的律师团队被一锅端,企业家自己更是被捕面临着法院的审判。

这样的消息经媒体曝光后,全国震撼。

特别是不同程度有着切身之痛的一众建筑界企业家们,更是揪心不已,深恐下一个大棒就抡到自己的头上。

被政府拖欠工程款已将自己陷入深渊的企业家,该不该讨薪?

该!

如果2.2亿的工程款只给你1200万化解,你答不答应?

肯定不答应!

这已经不是耍流氓,分明是明抢了嘛!

好,既然你不答应,不识相,那就把你们统统抓捕,看你服不服?

当然,上述这些,仅仅是建立在中国经营报报道内容的展现上。

作为一个在媒体行业厮混了二十年的前媒体人,当我看了中国经营报的报道,以及广大自媒体人和网友们的反响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下一步上级部门估计会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彻查。如果媒体报道属实,或许会在地方引发一场官场地震。

但正如我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很多事情,我能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因为2月27日,水城官方的一则调查通报,完全打乱了我的猜测。

来自于水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的这则“情况通报”,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中国经营报的这篇文章系不实报道。

延伸开来理解就是:政府是冤枉的!所有工程款已经结算89.82%了,被抓的讨工程款老板,她是个无赖,想联合律师讹诈咱们区政府……为不向恶势力低头,我们果断出击,把他们都抓了,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正在依法办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一级政府面向全国做出的通报,应该是具有权威性的。广大网友看了政府的权威通报后,应该偃旗息鼓,调转矛头批判媒体报道的不严谨,谴责“敲诈政府”的女企业家和律师们。

这也是水城区政府最希望看到的事件结果。

然而,失算了。

首先,中国经营报报道该起事件的记者就率先站了出来,称他的文章是有证据的,而且他试图采访水城的各部门各级领导时,当地都不予理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调查记者还公开抛出采访掌握的多份证据资料。其中的一个统计文件,详细列举了9个项目“拖付工程款”明细及依据的相关诉讼裁判文书案号等。

“合计:结算价30668.57万元,已支付工程款12008.21万元,欠付工程款22202.29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广大自媒体人纷纷撰文对水城区“调查情况”毫不留情予以质疑。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我不信,请拿出工程款的付款证据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自媒体还在文章中援引了一段曾担任过县委书记人士对该“情况通报”的评价:当地的通报说10个项目中经法院判决或审计的项目8个,金额11775.52万元,目前已支付11538.9万元;未审计项目2个,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金额约4557.19万元,目前已支付3131.7万元。你注意一下,这么短的时间支付率这么高,一般的企业老板根本做不到,除非这个老板是这个县委书记的亲爹。

网友更是一针见血提出质疑:说记者报道不实,水城区政府你又不接受采访,你是当事人,自己通报自己没问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是有多逻辑错乱?下一步是不是要抓记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水城区政府的这份“情况通报”发出短短数小时后,就淹没到人民群众质疑的汪洋大海里了。

确切说,是水城区政府的公信力遭遇信任危机,深陷“塔西佗陷阱”了。

什么是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是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那今天的塔西佗陷阱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很大原因是之前在很多热点事件中,官方的通报与事后查明的真相有很大的出入。

特别是在胡鑫宇事件中,官方不能提供强有力的说服通报;在丰县事件中,官方的数次通报被一而再再而三被推翻;指鼠为鸭事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事例越来越多后,就会让公众产生“狼来了”的效应,即使官方的通报是真实的,如果不拿出详实的事实依据,老百姓也会选择不轻信,都会遭受公众的轮番质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政府诚信流失的根源,在于权力不受制约或制约有限。政府这个角色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主要是政府时时刻刻都在公众的关注之下。因此,政府在处理一些公共事件上,掩盖往往会错上加错,对于政府公信力来说也是雪上加霜。只有“打开天窗说亮话”,并承担致错之责任,才能对政府公信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政府诚信重建的根本,更需要从制度入手,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正如网友质疑的那样,作为涉事方,水城区政府自己做出的“情况通报”,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之嫌,确实难以服众。

期待“省市调查组”早日入场,彻查事件真相,以正视听,以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