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小贷”)已正式发布了公司的清算组备案信息。这意味着,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小额贷款公司将正式清算注销。这也是自去年6月起,“阿里系”旗下第三家退出的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

去年以来,多个小贷公司已在监管指导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小贷行业出清速度在加速。

阿里小贷进入清算注销程序

据了解,阿里小贷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2月6日至3月21日。阿里小贷已经是“阿里系”旗下第三家逐步退出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

据悉,2023年阿里旗下蚂蚁商城小贷、蚂蚁小微小贷这两家曾经为用户提供借呗、花呗服务的小贷公司,均按计划退出了市场。

2023年12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原花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经更名为“重庆市蚂蚁小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不再包括贷款业务。后续,花呗业务将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承接。

2023年6月,原借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更名为“重庆市蚂蚁商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已经去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办理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这意味着,该公司自此不再从事小额贷款相关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万向集团联合创立浙江阿里小贷,主营业务为当时金融机构无暇顾及的小额贷款。阿里小贷成为我国首个专门面向电商商家提供小额贷款的公司。不仅如此,浙江阿里小贷更是首家获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贷业务的公司。

与传统小贷公司不同,阿里小贷依托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平台内积累的海量交易数据,为阿里平台商户提供贷款,无需提供抵押物。最短放贷时间仅需3分钟。2015年6月网商银行获批成立后,浙江阿里小贷的经营贷业务已由网商银行承接。

“阿里小贷近几年已无实际业务运营,因此注销该公司无实质影响。后续,将按流程进入清算收尾工作。”蚂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贷行业“洗牌”持续

近年来,在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按照监管要求停业注销、退出市场,我国小贷行业出清继续加速。

央行近日发布《2023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500家,贷款余额7629亿元,从业人员4.8万人。从企业数量和贷款规模来看,去年全年减少了458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减少了1478亿元。

回溯小额贷款行业的历史,2005年,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在四川、山西、陕西、贵州、内蒙古率先启动,10年后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在2015年全国曾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65家,贷款余额高达9508亿元,从业人员数量为11.4万余人。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指出,近年来,小贷行业出清加速,一方面,巨头对小贷机构与银行机构之间、小贷机构与消金机构之间等整合动作持续开展,为的是理顺旗下业务,阿里小贷一例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缩影;另一方面,一些股东实力较弱、自身发展路径不明晰的机构正逐步退出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小贷行业洗牌还在持续,接下来机构数量减少依然是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