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开战二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了美国知名新闻主播塔克·卡尔森的采访。

在这段采访中,普京指出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是远比俄罗斯更加强大的对手

 俄罗斯总统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或许还有待商榷,但既然连普京都这么说,是否说明中国的实力已经全面超越俄罗斯?

经济领域的对比

首先来对比中俄的经济实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数据,中国2023年的GDP产值为17.89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而俄罗斯仅有2.16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十一。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CB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CBD

单论GDP的话,中国相当于俄罗斯的8倍左右,可见中俄经济实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GDP只能体现经济实力的一部分情况。

作为世界第一大资源出口国,俄罗斯的经济底子非常扎实,即使不靠工业与金融业,也能通过出口资源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因此,即使在被西方实施严格经济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的经济情况依然非常稳定,GDP仍然可以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俄罗斯天然气开采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天然气开采区

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似乎显得更加“脆弱”一些

众所周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外贸、投资以及消费,其中出口是最重要的增长点。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需要从世界各地进口工业原材料与能源,随后将生产出的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如果这条外贸线路被掐断,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经济依赖对外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经济依赖对外贸易

因此,比较符合事实的说法是,中国的经济体量远远胜过俄罗斯,发展上限也要强于俄罗斯,但在面临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俄罗斯只需通过出口资源就可以确保有一个不错的下限。

中国要想实现类似的效果,就必须加快经济内循环建设,减少对西方的经济依赖。

军事领域的对比

在军事上,俄罗斯长期以来被视为世界第二强国,而中国则屈居第三,但这种印象很可能要被改写了。

事实上,如果单论常规军事力量,那么中国才是现在真正的军事第二强国

若是对比军费支出,中国2023年的军费已经达到了2900亿美元,而俄罗斯仅有860亿美元。

在陆军方面,俄罗斯的合成化军改大幅削减兵力规模,打造出“短小精悍”的BTG战术营;

 正在训练的俄罗斯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训练的俄罗斯士兵

中国的合成化军改不存在军费压力,因此打造了规模远胜于BTG战术营的精锐合成旅,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体系配置都胜过俄军。

 中国解放军合成旅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解放军合成旅训练

由于缺钱,俄罗斯的合成化军改只能算作一种节约军费的手段,提高战斗力的效果比较有限

在海军方面,俄罗斯已经连续多年不曾建造大型战舰,绝大部分现役舰艇都是从苏联的家当里继承而来,服役年龄超过30年,舰体老化程度较为严重。

 俄海军的舰体老化,锈迹斑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海军的舰体老化,锈迹斑斑

而中国海军这些年以“下饺子”的速度进行扩张,每年建造的新舰总吨位都在10万吨以上,其中不乏有055和052D这样的先进驱逐舰。

 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海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海军

在空军方面,俄罗斯曾经是向中国出口技术的“老大哥”,但现在已经被中国“弯道超车”。

现在中国空军已经装备了超过200架歼-20隐身战斗机,而俄罗斯的五代机苏-57却只装备了不到20架,尚未形成战斗力。

此外,俄制“侧卫”系战机在雷达与航电方面始终存在短板,但这个短板早已被中国研发的改进型号所解决

政治影响力的对比

在政治影响力方面,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重大国际事务享有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而且在反抗西方霸权的道路上,中俄两国都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故双方的政治影响力其实在同一水平。

不过,受到宗教、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俄具体影响的区域有很大不同。

俄罗斯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尤其是中东欧。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以欧洲国家自居,在文化上极力向西方靠拢,甚至希望能够得到西方体系的接纳。

但随着北约不断东扩,俄乌战争爆发,清醒过来的俄罗斯才高举反西方霸权的旗帜,并提出了“向东看”战略,和中国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俄合作是大势所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合作是大势所趋

中国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

在古代,中华文化得到了周边各国的一致推崇,鼎盛时期各国争相派人前往中国朝贡,希望其政权能获得中国的认可。

即使到了现代,许多东亚与东南亚国家也需要看中国的眼色行事。美国一直想要打造围绕中国的包围圈,但中国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在对比中俄的各方面实力后,不得不说,现在的中俄其实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

而且难得的是,双方之间非但不构成竞争关系,反而形成了天衣无缝的互补:一个是世界最大资源出口国,另一个是世界工厂。

 中俄产业是高度互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产业是高度互补的

从底层逻辑来讲,中俄两国的合作本身就是天作之合

#争鸣计划#

参考资料

【1】信息量大!普京两年来首次接受美国记者采访 北京日报

【2】中俄军力差距有多大?“全球火力”新一轮常规军力排名出炉 环球网

【3】中俄全方位合作务实高效 中国经济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