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平/文

通常我们会把乖孩子定义为好孩子,这没错;但是如果用乖孩子去否定那些不听话的孩子,这就是问题了。因为不听话的孩子很可能是独立意识的反映,也可能是因为聪明而有主见、有主意的表现。所以,“不听话”与“不乖”也分为很多种情况,应该区别对待,否则就可能误读了孩子。

01

会爬了就满世界都要动一动。

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带着一颗好奇心。尤其是在经历过三翻六坐八爬后,实现了第一次独立,那种兴奋只有儿童自知。

于是,他们开始了用手和脚去感知周边的世界,什么都想动一动。然而,若遇见不懂事的家长们,问题就来了,就像城管一样,把孩子围住,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碰,弄得儿童很烦很烦,心里说:凭啥你们能动、我就不能动。如此,被管教的幼儿们,心底埋下了一颗逆反的种子。

所以,建议家长在安全的前提下,放开你的手,让孩子们在感觉敏感期到来之时,有权触摸和感知世界。

02

会顶嘴是因为有了自我意识。

一岁多的儿童开始有自我意识了,尤其是语言系统发展好的孩子,喜欢在自我意识下的表达,并因此被父母认作是顶嘴。

事实上,若仔细观察,孩子们顶嘴在很大程度上与内容关系不大,只不过是“顶着玩”,是成长中的一个“过街天桥”,过一阵子就好了。所以,我劝遇见这样孩子的父母,别着急,孩子不是不听话,是成长进行时,所以不能打压,也不能当做问题放大。甚至,父母在此时越把顶嘴当回事,越批评,效果越差。反而是顺而导之、认同这是一个成长阶段的故事,一切便OK了。.

03

不听话是挑战权威的行为。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后,有时他们会因为不喜欢父母的指令性说法,然后不管对错就找一些理由来挑战权威。

事实上,多数父母面对这种情况会不喜欢,认为这属于孩子不懂事、不乖,并严正地要求孩子,不许不听大人的话,一个小屁孩,懂个啥!

显然这是错的,甚至是蔑视孩子和成人的人格平等,如若孩子性格稍弱一些,就会在父母的多次打压下,独立性人格被削弱,甚至被摧毁。

04

惯出来的不听话是唯我意识。

这种情况最多,是独生子女时代的“并发症”。

这种不听话是非理性不听话,也就是不管对错,不论是谁,只要不合我意,一律不听。然后便是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甚至因为实现不了自我意愿,便大闹家庭,搅个天昏地暗。

一般情况下,这种孩子早在一两岁之间,就会无厘头胡闹,被娇宠之下的孩子的父母用“孩子还小”解释,等再大一些,发现问题严重了,又缺乏方法和坚持原则的态度,以至于这种任性的人格缺陷影响终生。直到走进社会,在各种规则之下被撞得“头破血流”,还不知病根。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