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宫)

西汉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汉武帝在建章宫一觉睡醒,突然发现一个陌生男子持剑站在宫门,神色紧张,鬼鬼祟祟。

汉武帝当即大呼侍卫,结果一群侍卫闻讯而至,七手八脚一顿忙活,持剑的男子反而趁乱逃跑了。

汉武帝大怒,把一干负责守卫皇宫安全的中高层官员全部处死,又调动军队在未央宫大肆搜捕,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个神秘的男人,就这么消失了。

当时的西汉朝廷,丞相是公孙贺,这个公孙贺,和汉武帝还有点亲戚。

公孙贺的妻子卫君孺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姐姐,所以公孙贺和汉武帝属于连襟的关系。

公孙贺的儿子,叫做公孙敬声,这个公孙敬声,依仗自己和皇帝有亲戚,在朝廷做官横行霸道是骄奢淫逸,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军队的费用供自己使用,你平时小打小闹皇帝还可以容忍,你贪污腐败到了军队,汉武帝那肯定是不会惯着你的,所以汉武帝很快就把公孙敬声关到了监狱里,让他听候发落。

(公孙贺 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孙贺 形象)

儿子下狱,那么当父亲的自然要想办法捞儿子,恰好,这个时候的汉武帝正在全国搜捕一位叫做朱世安的大侠客,因为汉武帝怀疑这个朱世安就是前不久出现在宫门口的陌生男子,公孙贺立刻表示皇帝你别着急,我可以替你把朱世安给抓住。

公孙贺替汉武帝出头,为汉武帝办事儿,当然是希望自己把朱世安给抓住了,把事儿给办好了,就算功劳一件,靠着这个功劳,自己再恳求一下汉武帝,说不定汉武帝就能把儿子给放了。

大侠朱世安行踪不定,很难捕获,但是公孙贺还真挺有本事,几天时间就把朱世安给捉住了。

公孙贺以为自己捉住朱世安就能把儿子给保出来,没想到却遭到了朱世安的嘲讽。

朱世安对公孙贺说了这么一句话:

公孙丞相,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殃及全族了。

公孙贺说你朱世安一介游侠,无权无势,现在已经被我关到了监狱里听候发落,你都生死难料了,你还威胁我?

公孙贺根本没拿朱世安当盘菜,没想到朱世安真不是扒瞎,他在监狱里偷偷给汉武帝上书,揭发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朱世安向汉武帝告发,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还偷偷在宫里扎木偶人给皇帝下蛊,以此来诅咒皇帝。

阳石公主,是汉武帝的女儿,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这就属于是乱伦,是皇室丑闻,而扎木偶人诅咒皇帝,那更是重罪。

你扎个木偶人,然后在木偶人上写下汉武帝的名字,今天用刀割,明天用针扎,以此来诅咒汉武帝头疼脑热,这要是被皇帝知道,皇帝还不是暴跳如雷。

(朱世安 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世安 形象)

朱世安这个人,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多,但他是草莽游侠,一直在民间混迹,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和势力,他能知道这样的秘闻,实在是让人觉得奇怪。

汉武帝收到朱世安的告密之后立刻开始对公孙一家开始调查,最终的结果是认定了朱世安的告密属实,于是公孙一家被灭族。

同时,这事儿还牵连到了汉武帝的另外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大将军卫青的长子卫伉,诸邑公主和卫伉都因此而死。

诸邑公主,这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女儿,而卫青则是卫子夫的弟弟。

经此事件之后,卫氏外戚的势力基本被消灭。

我们很难说,这是皇帝的有心还是无意,但政治清洗已经发生,无可挽回。

但是,这事儿还没有彻底结束。

因为,西汉京师长安城中的不安定因素仍在酝酿,长安方士云集,他们传播旁门左道和让人迷幻的邪术,结果这些东西传来传去传到宫里,不仅大臣们学会了,就连在后宫的妃嫔之间也开始盛行,人们纷纷开始扎起木偶人,大臣们用来诅咒政治对手,妃子们用来诅咒和自己争宠的嫔妃,更有甚者,直接诅咒汉武帝,希望老皇帝早点晏驾,汉武帝知悉后大怒,一千多号大臣和嫔妃都被皇帝以操弄鬼神之名杀掉。

汉武帝老了,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了,他的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他的记忆力也明显开始衰退,鬼神之事在未央宫弥漫来开之后,老皇帝甚至患上了疑心病,他时常做噩梦,梦中有好几千个木偶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

(汉武帝刘彻 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刘彻 画像)

汉武帝由此开始怀疑,他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衰败,都是因为有人还在用某种异端的邪术来诅咒他。

朝廷里有个叫做江充的大臣,专门负责为汉武帝调查此事,他顶着汉武帝给他的无上权柄,肆意横行,到处以调查巫术的名头随意嫁祸和逮捕大臣,堪称酷吏,的确参与过巫蛊之术而被江充查实和没有参与过巫蛊之术而被江充陷害的人不计其数,光史料记载,江充直接或间接害死的就有几万人。

可随着汉武帝的状态不佳,江充也陷入到了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

江充素来和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以及太子刘据不和,唯恐老皇帝驾崩,刘据登基后针对自己,于是在汉武帝面前污蔑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声称母子二人都参与了扎木偶人诅咒汉武帝死去的邪恶活动。

消息传到刘据的耳朵里,刘据的第一反应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认为,未央宫里有大事发生。

江充通过罗织构陷的手段已经将刘据的罪名坐实,如果刘据认罪,那就是大逆不道,死路一条,这不由得让刘据想起秦时始皇帝驾崩而赵高假传圣旨赐死长子扶苏的典故。

刘据怀疑,父亲汉武帝很有可能已经晏驾,而江充则秘不发丧,掌握了最高权力之后想要害死自己。

于是,刘据干脆杀掉了江充。

(江充 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充 形象)

然而刘据的这个行为引起了更大的变故,因为太子刘据杀掉汉武帝刘彻指派的臣僚,就会被视为是一种谋反谋逆的表现,更加糟糕的是,众口纷纭,汉武帝在宫里得到的消息,也是太子刘据已经谋反了。

当然,汉武帝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有点糊涂了,但总不至于失去理智,所以他的意见是,太子未必谋反,而是被江充因巫蛊之事杀灭臣僚的事情给弄的害怕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过激反应。

因此,汉武帝旋即派出了使臣,让使臣把太子刘据领进宫里来,他要当面问清楚。

但是,被派出去的使臣已经认定刘据谋反,他害怕自己去请刘据不成,反而被已经谋逆的刘据杀掉,所以使臣压根就没去,出去溜达一圈就回来了,之后更对老皇帝打起了小报告,说刘据已经造反,还要杀掉我,幸亏我命大,这才逃了回来。

终于,在使臣的误导之下,武帝相信了刘据的谋反,于是开始派出丞相刘屈氂带兵讨伐刘据。

甚至,刘屈氂的手上还有汉武帝亲自加盖印绶的诏书。

但是,就如同当年的公子扶苏面对权宦赵高捏造出来的矫诏一样,刘据根本就不相信自己一向敬爱的父亲竟然会发兵攻打自己,所以坚信一定是未央宫里出现了变故,如汉武帝已经被控制,甚至汉武帝已经驾崩,因此导致了权臣的作乱,奸恶之人深居幕后,操弄权柄,想要趁机杀掉自己。

于是,刘据开始领兵和丞相刘屈氂在长安城中混战,双方交战五日有余,死伤数万,最终刘据不敌,只好出走长安逃亡。

(卫子夫 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子夫 形象)

刘据起兵,靠的是母亲卫子夫的帮助,卫皇后给予了刘据象征着皇后实权的玺绶,刘据才能调动一些兵力和朝廷抗衡,但卫子夫并非是想要帮助刘据谋反,而是因为,卫子夫同样相信一定是宫中出现了变故,有奸人作乱,而她的行为不仅仅是基于母亲对儿子的天性之爱,更因为她相信刘据不会是悖逆父亲的恶徒,他的行为一定是正义的。

但最后,兵败出逃的刘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判断失误,父亲汉武帝仍然健在,并且仍然能掌握权力,是自己陷入到了扶苏之死的典故之中,由此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倘若当时江充构陷自己时,自己可以冷静处理,第一时间就找到汉武帝去解释,就不会走上今天的这一条道路。

但更加残酷的事实是,虽然贵为太子,但未央宫戒备森严,即便是皇帝的儿子,没有皇帝的召见,也无法和皇帝会面。

最终,刘据选择了在长安城外悬梁自尽,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是被逼死的,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退路。

同样的,皇后卫子夫更加没有办法解释自己给予刘据皇后玺绶而帮助刘据调动军队的行为,她无以言明,最终选择了以死明志,也在宫里自尽了。

(刘据 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据 形象)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巫蛊之祸四年后。

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他比以前更加的衰老了。

杀掉了自己宠爱的钩弋,逼死了卫子夫和刘据母子,仇视过那个永远不可能回来的李陵,也残酷的处罚过那个敢直视自己的司马迁。

每一个人的谢幕和离去,都让汉武帝更加衰老,仿佛每一个人告别之际,都会从汉武帝生命中取走一些东西。

他也很后悔,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那份《罪己诏》。

他已经头晕眼花,虽然已经迈不开步,挪不动腿,可是,汉武帝仍然很自负。

他这一生啊,打过闽越,征讨过匈奴,出兵过南越,兵指西羌,马到南夷,降服朝鲜,剑指大宛。

常年的穷兵黩武,把西汉的社会民生逼迫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状态,可也让那些他能在地图上看到的地方和他在地图上看不到的地方,都成为了他的疆土。

东方朔,桑弘羊,窦婴,田蚡,卫青,霍去病...他曾经得到过很多,他也曾经失去过很多。

生命中的最后一刻,除了坦然的面对死亡之外,汉武帝会不会想起当年那个青葱烂漫的十六岁少年呢?

光阴百代,流水浮生,朕还有很多,想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