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李细雨
地名,既是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也是城市的一张独特名片。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齐文化发源地的淄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地名不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地理变迁、历史沧桑和文明发展,还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地名文化。对淄博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有助于传承淄博历史文脉,更有助于淄博地名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利用,让淄博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地名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博山古称颜神,因孝妇颜文姜而得名……”打开“博善地名”小程序,关于博山的地名故事、风光景色都有着生动的全景图像展示。
这是博山区建成的全市首家区级地名智慧管理平台,全区200多个居民点地名信息和全景图像导入地名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将二维码逐一镶嵌到每个地名标志上,传统地名升级为数字地名,市民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即可了解此条地名的来历、沿革及其文化内涵,群众不出门即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何让地名故事深入人心,让地名文化成为独特的文化风景?临淄区则立足齐文化发祥地优势,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记忆馆10处、地名文化长廊5处,打造地名文化公园3处,让市民身边处处是地名文化好风景。周村区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40多个历史地名进行包装、赋码,群众扫码即可听取每个地名的智慧讲解,打造形成“鲁商故里·丝绸之乡”地名文化品牌。2023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地名文化书画摄影展20多场,新建地名文化主题公园6处,打造特色地名文化街区3条。地名文化以更生动、更直观、更富活力的方式呈现在群众面前、融入群众生活。
传播地名故事 助力乡村振兴
“最为珍贵的是这30多份黄河训令,填补了高青县黄河文化的空白……”在高青县黄河碑刻博物馆,60岁的地名宣讲志愿者王术青正在为一群聚精会神的小学生讲述着黄河地名故事。每一块碑刻、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地域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走上讲台,讲述1—2个高青地名故事,传承和弘扬好高青地名文化。”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组织地名文化爱好者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记住乡愁·守望地名”地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城市道路、乡村路街巷、农村居民点等5600多个地名标志,不断拓展地名文化传播的领域。
淄博市也在积极探索将地名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路径。“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全市打造了80多个特色文化名片,如“楷模之乡·醉美西里”“孝乡福地·五彩八陡”等。这些名片将地名文化与乡村旅游、农副产品销售等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淄博市不断创新地名文化载体,成功打造“池上桔梗”“边河小米”“高青西红柿”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美誉度大幅提升。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提升了淄博市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地名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是第一动力。淄博市将继续朝着乡村地名“起得好、织得密、用得准、传得远”的目标前进,让地名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传承地名文化 守住淄博记忆
2023年11月2日上午,淄川区般阳路街道办事处会议室气氛热烈,场面活跃。“淄博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认定专家评审会”在这里如期举行。来自市委党史研究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文化和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他们共同聚焦淄博市优秀地名文化的文化特征、学术价值及新时代发展方向,对107条推荐上报的地名文化遗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审。
这些地名地理实体完整,名称典雅,传承价值重大,知名度高,且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经一致决定,将各区县推荐上报的齐国故城等107个地名纳入淄博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将其中49个优秀历史地名推荐纳入山东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淄川区、博山区、临淄区、高青县等区县探索形成的“构建四位一体地名管理体系”等4个案例被评为全省优秀创新案例。
人依地栖,名以存志,土地有了名字,便是其生命的开始。地名不是简单的标识,更是文化的“活化石”。以建名录方式对地名文化进行保护,开创了我市地名文化传承保护的先河,也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