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见董蘋先生的作品着实为之震撼,似乎每一个字都能触达我们的心灵深处。作品的整体气息,深远而宁静,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或婉约、或沉思,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觅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

作品中流露的笔墨之禅与无尽之韵

我与董蘋先生相识多年,他低调有涵养,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修养全部融进了他的书法创作中。

他自幼喜爱书法、篆刻、诗词、绘画及文学艺术等,尤其对写字情有独钟。他的书法楷行草俱佳,篆、隶、小楷、瘦金体皆擅,尤以行草见长。特别注重书法创作上,善于巧妙地融入汉隶、唐楷及明清小楷的用笔之法,观其笔意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既表露出率性自然,流于创新,又不失于传统之血脉。

从董蘋先生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心境,从而产生共鸣,这种意境的营造,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字都似乎在向观者传达着某种禅意,使人心灵得到洗涤与升华。这种禅意与书法的笔墨语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技法上精湛娴熟,在意境上深远宁静,更在禅意的表达上淋漓尽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韵味。

他深知书法既是一门书写的艺术,也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所以,这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努力始终将祖国的传统国学、书法艺术与儒释道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书法创作和教学中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含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不求丰富变化,而是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境。

他的作品之所以显发禅味,无疑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认知得到了升华,使其在用笔与墨法中表现出空寂、恬淡、安逸的艺术格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浓厚的文化传承与表达

让我们从书法的技法层面欣赏一下董蘋先生的作品。笔法是书法之基础,笔墨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气息。纵观他的作品,笔触流畅自然,或轻或重,或疾或徐,宛若行云流水。每一个字都显得骨力劲健,气韵生动。结构上,作品布局合理,疏密有致,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墨色的运用更是妙笔生花,深浅相宜,层次分明,使整幅作品显得饱满而富有变化。

曾有权威人士评价道:“从运笔、用墨布局、章法等来看,董蘋先生作品布局严谨而不呆板,灵活而不杂乱,犹如水落石出,涤净浮尘,秀色自现,风骨独标,承传统于字里行间,出新意于法度之外,可谓柔婉灵通,刚强遒劲,胸怀韬略,笔走龙蛇,达到了一个艺术家的最高境界!”

董蘋先生以“二王”为楷模,兼习赵孟頫、孙过庭、智永、文征明等,偶临怀素,所以,从他的作品创作技法上可以看到浓厚的文化传承与表达。

他深知“书法之道,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国书法艺术是文化传承的精髓,传递着最美的艺术和精神内涵。董蘋先生的作品通过点画、结构和篇章神韵展现出来优美的线条、笔法与节奏,具有无声的音乐韵律和有形的舞蹈节奏美,更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真正诠释了中国书法精神与灵魂融合的艺术魅力。

更令人钦佩的是,董蘋先生对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书法上,更体现在对儿女的教诲上。他喜欢引经据典来激励学生、儿女们效仿古圣先贤。所以他的孩子不仅通诗书、知礼节,同时在艺术和工作上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誉等身 成就非凡

董蘋先生作品多次被中外美术馆和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受到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影响广泛。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书画重大展览中多次展出,并由国内外相关机构将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印刷成册和印制纪念珍藏邮册在国内外发行,享誉国际。

他的书法作品及其辞条曾编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录》、《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杂志》等大型典籍百余部。

他所教授、指导的学生遍布全国,有的成为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有的成为书画教师,可谓桃李满天下,芬芳满园。(文/墨云飞:自由撰稿人、艺术评论者、社会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