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新鲜有趣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

其中一款“蛋仔派对”游戏

因其可爱的画风

深受青少年喜爱

诈骗分子也抓住了这个可乘之机

利用“蛋仔派对”游戏的吸引力

为青少年“量身定制”了系列骗局

诱骗未成年人上当受骗

让他们一步一步走进“陷阱”中

近期

衡阳县公安局

洪市派出所接到多起报案

均为不法分子

利用“蛋仔派对”名义利诱

对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实施诈骗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起来看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

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

真实案例

2024年2月20日,洪市镇男孩易某(15岁)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一个特大“福利”,扫码即可免费领取“蛋仔派对”游戏皮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视频指引,易某添加了一个陌生QQ号,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让易某扫码领取“蛋仔派对”皮肤。然后拉小孩子进群,群里有很多机器人发言说领到道具了,让小孩子相信这是真的。然而,当易某完成扫码填写自己信息领取道具的时候,对方却称系统检测到易某登记的是未成年人信息,威胁易某涉嫌违规领取游戏皮肤,如果不及时处理,要面临罚款二十万或者拘留十五天的惩罚进行恐吓,需要孩子拿父母的手机来辅助解除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某出于害怕,对母亲谎称是要手机用于作业打卡,按对方的指示拿到母亲手机之后,在对方的恐吓下,一步步掉入陷进,将自己母亲的银行卡账号、手机号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提供给对方,最终导致其母亲的银行账户被转走18765元。2月23日,易某向衡阳县公安局洪市派出所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骗术揭秘

第一步:抛出诱饵。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免费赠送“蛋仔派对”游戏皮肤的广告,吸引受害人的注意。

第二步:“赠送”变“违规”。所谓免费领取“二维码”,其实就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一旦扫码入坑,事情会突然反转,骗子便会以“未成年人接受赠送违法、违规”等说辞,引起孩子恐慌。

第三步:恐吓、威胁。当受害人犹豫不决时,骗子就会用“拘留”“坐牢”等用词进行恐吓、威胁,让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配合他们用家长的手机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汇款。

警方提示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要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游戏,不轻信在游戏中结识的新朋友,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谨防诈骗行为。同时,不要将手机密码、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采用刷脸支付等方式,阻断给诈骗分子的转账渠道。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报案。

三审:罗爱君

二审:黄韬

责编:黄周生

编辑:阳超

来源:洪市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