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日前推出白话文版本,继繁体版2月8日在台湾发行后,简体版的新书发布会于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
发布会由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和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共同主办。据台湾《旺报》28日报道,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显见大陆官方给予的高规格”。连战女儿、连震东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连惠心等人特地从台北飞到北京出席。连惠心在致辞时表示,连横当初写《台湾通史》是为了保存在日本铁蹄下快要被消灭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但很不幸,100年之后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又有人要灭掉我们的历史,这次不是日本人,而是自己人,这是非常不可原谅的事情”。她透露,《台湾通史》2021年问世满100年,两岸都有意出版白话译注本,为了抢时效,各自组成学术团队进行译注。“台湾由于经历教改和民进党‘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遭到大幅删改……这让台湾孩子根本不知道台湾在日据之前发生过什么,不知道郑成功、刘铭传,甚至不知道孙中山,实在令人痛心”。她现场宣读父亲连战的贺函,连战提到,《台湾通史》体现两岸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承载对家乡台湾的深厚感情与维护中华民族精神的毕生心志。连战还表示,希望“两岸继续沟通交流,和平稳定”。
国台办副主任潘贤掌致辞时表示,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台独”图谋,在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大搞“去中国化”、推行“台独”课纲,蓄意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剥离,造成台湾青少年史观偏差错位、国家民族认同扭曲,贻害无穷。而《台湾通史》白话文译注本的出版,驳斥了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的谬论,增进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台湾历史渊源和归属的正确认识,令其为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坚信共同的民族血脉、牢固的文化纽带将两岸同胞紧紧相连,是任何势力都切不断、灭不了的”。
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陈秋平还说,白话文的译注本可让两岸青年读者更容易阅读,更全面了解台湾与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推进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台湾通史》共37卷,体裁仿司马迁的《史记》,共包括四纪、二十四志、六十传,总计约60万字,记录台湾从隋代至1895年被日本窃据期间1290年的历史,以确凿史实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初版分成3册,于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陆续出版。据台媒报道,这次大陆出版简体《台湾通史》译注本一共有21位学者参与,其中有6位台湾学者;台湾的繁体《台湾通史》白话文版则有18位学者参与译注,大部分是岛内学者。台媒称,大陆近年来十分注重台湾史的研究与出版。2021年7月,北京台湾会馆曾举行《台湾通史》(六卷本)首发式,这部书由闽南文化研究院策划,共计162万余字,5位台湾学者受邀加入团队,是第一部由海峡两岸学者通力合作、共同撰写、全景式展现台湾从远古到现代发展的通史性著作。(张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