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告,回应女企业家讨要工程款反被刑拘一事。通报称,针对网上反映问题,已成立由省检察院牵头的调查组,对该案进行全面审查,严格依法办理,维护司法公正。有关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报还提到,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依规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侵害民营企业家正当利益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对采取非法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依法查处,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此事经过几天的发酵,可谓愈演愈,虽然各方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关于事情本身却越来模糊。这种局面持续发展下去,对当事各方都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对六盘水乃至于贵州的营商环境,都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此时省级政府出面表态,并成立调查组对此案进行全面审查,不仅必要而且及时。

事情源于两天前,《中国经营报》刊发一篇题为《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 过亿债务政府只愿给1200万》的重磅报道,报道称,少数民族女企业家马艺珈伊承接了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大大小小10个政府项目,工程款总计2.2亿,但是讨要8年未果。区政府曾一度提出以1200万化解所有债务,但被女企业家拒绝。随后,女企业家被刑事拘留,一同被抓的还有她的两名代理律师和9名律师助理。

过亿工程款只愿支付1200万元,而企业家要债不成反被抓,这一离奇案件也被坊间概括为“以刑化债”。所谓“以刑化债”,通俗地说就是解决不了债务,就解决债权人。倘若媒体报道属实,则必然引发公众对当地有关部门法治水平和营商环境的担忧。也正因为如此,报道一经传播,多家媒体和多名资深媒体人相继介入。

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水城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7日凌晨发布通报。通报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10个项目共计金额16332.71万元,已支付14670.6万元,支付比例达到89.82%,因此,“政府欠企业2.2亿元”以及“以1200万元化解2亿债务”均为不实报道。

二是企业家马某某等人曾以安装GPS定位器、编造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方式讨要有争议的工程款,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因此对其刑事拘留有理有据,并无不当。

究竟是以刑化债还是非法手段逼债?双方各执一词,现在无法定论。从官方发布的情况通报看,似乎当地政府问题不大,而媒体报道却有着诸多失实之处。但要看到,这仅仅是一面之辞,自说自话难以自证清白。更重要的是,通报中多为结论性的文字,而缺少必要的关键细节支撑。

具体来说,有几个细节需要澄清:一是通报并未提到10多位律师和律师助理为何被抓?二是通报提到已支付比例达到89.82%,这与媒体所说的相差巨大,官方给否拿得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第三点,女企业家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拘,那么究竟侵犯谁的个人信息,其与该案有无利害关系?

此案不令关系到民营企业家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当地政府的诚信,显然不能一直处于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扯皮状态。事实上,早有律师提出,水城区政府不能既是案件的当事人又是调查者,否则难以让公众信服。对于此案,应当成立更高级别的联合调查组予以彻查。这一呼吁,已经得到了回应。

通报中特别提到,“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建立在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之上。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一切行为都按市场规律办事,由法律保驾护航,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才能激发企业放开手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该案仍在持续发酵,随着省级调查组的成立,相信真相迟早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