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乡一教师掌掴学生,一教师帮腔助威,一教师上网曝光!

原创 李万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霸凌起来,既用嘴,又用手!

边打边骂边羞辱......

2月28日,一段教师因学生不会做题而对其殴打辱骂的视频在网上传播,涉事学校为湖南湘乡市的一所学校。

网传视频有3段,每段3分钟左右。

视频场景为教师办公室,几名教师围坐在一个烤火炉边,一女学生将作业交到老师身边。穿棕色羽绒服的女老师训斥这名女生:“最小的得数是几?说话啊?把谁变成4?说话啊!”

呵斥,训斥,刁难,耍笑......似乎都不解气,她一边说,一边伸出巴掌,掌掴向女孩的脸。

“啪”,女孩身体倾斜了,她战战兢兢,迅速站稳。

那位老师还说,“我打死你,你瞎是吧,把8变成多少?读书,你配读书吗?”

视频中,她共掐了女生5次脸蛋。

我想怼一下这个女老师:你配教书育人吗?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这名女老师,既打女生的脸,又揭女生的短,太过分了!

一会儿,又有一个男孩过来交作业,棕色羽绒服老师先用男孩的作业打了一下女孩,看过作业后,又掐男孩的脸:“最小的得数是几?告诉我,是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边说边把男孩作业扔到地上。

男孩退后,穿棕色羽绒服的女老师又扯着女孩的头发来回撞,最后把她的本子甩到地上。

女孩跑去捡本子,哭了起来。

现场另一位穿白衣服的女老师呵斥女生:“某某,不要哭脸,收住。你再说我就要告你状了。”

白衣服女老师的话,不是劝,而是威胁。

弦外之音是:你挨打,也不要哭,不要闹,憋回去,不然你吃不了兜着走!

至此,如果不说穿棕色羽绒服和白色衣服的两个女人是“老师”,大家的第一判断肯定是“泼妇”。

“泼妇”行为,被一位老师拍到了。

于是,就有人对那位老师说:“希望你能为你的前途着想。”“你发布出去的那个视频,你以为对你有好处吗?校长今天跟你说的,你都没有听进去吗?不要盲目害了我们学校……你不用管那么多别人的事情,管好你自己的饭碗就行了,只要你把视频删掉,校长愿意今年帮你转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呵呵,威胁乎?利诱乎?

今天(2月29日),上游新闻记者发现,发布“老师辱骂学生”视频的账号已经设置为私密账号。

或许会有人说,老师打骂学生“初衷本无恶意”,是“为你好”,是“恨铁不成钢”......

我只想一个“假设”:假设,是学生家长掌掴老师,会不会弄个“寻衅滋事”?

如果是学生打老师呢?也有案例:几年前,河南那个打老师耳光的学生,最终获刑一年半。

这个“毁人不倦”的老师啊,肯定违背了教师行业的道德伦理,是否涉嫌触犯侮辱罪、寻衅滋事罪?让法律去说吧!

我想说的是,我从来不反对教师对“熊孩子”适度惩戒。如果,孩子们能遇到一位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也算是幸事!

最近几年,我也曾写过多篇文章,呼吁把戒尺还给老师。

俗话说:鞭子不响,学问不长。为什么“熊孩子”犯了错家长能打,老师就不能有分寸的、小小的惩戒一下呢?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屡犯不止的孩子,你再春风、再化雨,再苦口、再婆心,再循循、再善诱,能起多大作用?

所以,教育离不开适度惩戒,它与说服教育相辅相成。

但是,教师的教育惩戒权,不是对学生掌掴、掐脸、嘶吼、推搡、辱骂和人身攻击......

惩戒,不是体罚和辱骂,贵在“戒”!

教者仁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生如子是教师的情操。不论孩子聪明还是愚钝,无论学生家庭富裕还是贫困,教师都要一视同仁。

真心希望实施“霸凌”教育的老师滚出课堂,还同学们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遇到一位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