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选自《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董金社/文

在山西中部交通线的中间,有“太原”城(古称晋阳)。从防守角度看,大同是前哨,那么,太原就是中军帐,是司令部所在地,故称藩屏重镇,进可攻,退可守,将北方来的威胁尽数拦下。大同不能独挡西北偏关方向来的威胁,太原则是东西南北力量的交集中心。

晋阳古城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关于晋阳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十三年“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是晋国赵氏在此开拓疆土的明证。故城在汾河和晋河交汇处,晋河北岸,故云晋阳。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后,晋公室名存实亡,晋阳始为赵都。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由其次子赵毋恤(襄子)继承卿位,伐灭中山国,扩张地盘。赵在晋阳立都53年,受北部游牧部落的挤压,后越过太行山向东迁中原中牟(今河南鹤壁)、邯郸(今河北邯郸)发展。之后,晋阳城先后为秦太原郡,西汉韩国、代国、并州刺史部。东汉时,并州始治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隋改称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建安十八年(213)并入冀州。三国曹魏与西晋时,太原为太原国,后赵为太原郡、属并州刺史部辖,北魏、东魏、西魏为太原郡,北齐为别都,隋代为太原郡,唐代为北都(北京),其地位日隆。这表明隋唐时期,太原通过与北方频繁地交流,有稳定的前后方。

晋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著名的韩、赵、魏灭智伯的“晋阳之战”,导致三家分晋,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16年;高欢以晋阳为基地,征战四方,创建北齐政权;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建立大唐。可由于五代时,军阀在此造祸叛乱,晋阳被称为“龙兴之地”,反遭不测之祸。

原来,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宋太宗赵炅率军亲征北汉刘知远,灭之,毁晋阳城为废墟。其借口是,太原自古为帝王龙兴之地或割据势力反抗中央政权的巢穴(五代十国最著),被传为“龙脉”,而晋阳城地形险要,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百姓习于戎马,人性劲悍,桀骜不驯,同时宋太宗愤恨于晋阳城军民的长期顽强抵抗,称此地“盛则后服,衰则先叛”,遂以开封太原星宿不合为借口诏毁晋阳,先迁城中士绅富户入开封洛阳,又火烧城市,城中老幼被烧死或逃跑被踩踏致死者无数,并征发数万人削平晋阳北部系舟山山头,曰“拔龙角”,更下令决汾水、晋水冲灌晋阳城,禁止任何人居住,彻底摧毁之。

虽城毁了,地理位置却无法摧毁,难以撼动。北宋被辽军在北京高梁河击败(979)后,不得不重建太原城以退守。新城向北移动至峡谷南口、太原盆地北端、汾河东岸,与古晋阳相距30余里(古晋阳以南是大湖),处于云中山和系舟山相夹持的山间狭窄地带,是南北力量必经之地、咽喉要冲。

宋代太原盆地出陆路要道主要有汾河谷地以及山间峡谷和陉道,南下干道有二:一是沿汾河谷地过黄河至长安,二是东南方过太谷石会关、长平关、太行陉至洛阳;北上干道有二:一是经石岭关、代州、朔州至云州(大同);二是西北干道经岢岚军、保德军至府州,这条道路也是当时宋辽战争中的北界要害之地。东行干道经过榆次、寿阳、井陉关至恒州等。这些通道也都是当时中国交通的主要干线。

新城与旧城比,更加突出交通与经贸价值,弱化政治功能,以防止割据政权再起。但地理格局不改,其政治价值难灭。每当中央王朝力量弱,这儿易出土皇帝,若与北方游牧民族(武力)勾结,其祸害尤烈。这儿还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攻击的前沿阵地,也是边关大将“龌龊政治交易”的权力场,南强则外攻,北强则外附,两边要价,故有“治世之强藩,乱世之帝都”之称谓。

历史地看,隋唐前,晋阳主要是南方政权进取与防御前哨。隋唐时,李渊在此发迹,唐天宝年间,设河东节度使,防御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统辖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岢岚军、云中守捉及忻州(定襄郡,今山西忻州)、代州(雁门郡,今山西代县)、岚州(楼烦郡,今山西岚县北)三州郡兵,管兵五万五千人。因此,驻扎太原的军队将领,手握重兵,便上下其手,两边要价。直到宋太宗摧毁太原古城,太原一直是南北地缘冲突的枢纽。

宋朝之后,天下的地缘形势大变,即宏观地缘政治格局向北、向东、向南转移。山西变成各种政治势力冲突、融合的地带。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