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虻科动物黄绿原虻、华广原虻、指角原虻或三重原虻的雌性成虫的干燥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捕捉,沸水烫死或用线穿起,干燥。以个大、完整者为佳。

【性状特征】

【性状特征】

☆ 黄绿原虻 虫体长1.3 ~ 1.7cm。全体呈黄色,头部与胸腹部常分离。头部复眼黄棕色,胃与额的两侧;额部基瘤和中瘤小,分别呈圆形和心脏形,彼此分离甚远。胸腹部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密覆黄色毛,腋瓣上的一小撮毛为金黄色;翅一对,透明,翅脉黄色;腹背板1 ~ 4节的两侧具大块黄色斑纹。质轻而脆。气微腥,味咸。

☆ 华广原虻 虫体长1.6 ~ 1.8cm。全体呈灰黑色,头部与胸腹部常分离。头部复眼黑色;额灰黄色,高约为基宽4倍,基瘤近卵圆形,黄棕色,中瘤柱状,与基瘤相连;触角基环节呈黑红。胸腹部翅一对,透明,脉棕色,腹背板3节以上两侧具斜方形的白斑。

☆ 指角原虻 虫体长2 ~ 2.3cm。额部基瘤椭圆形,中瘤狭线形,与基瘤相连;触角基环节呈棕红色。腹背板灰褐色,每节背板后缘黄色,并有黄色细毛。

☆ 三重原虻 虫体长1.9 ~ 2.1cm。中瘤狭线形,与基瘤相连;触角基环节黑棕色,并着生黑毛。腹背板仅2节,两侧具斜方形白斑。

苦,微寒;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功能与主治】

破血消癥,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积聚,蓄血,血瘀经闭,跌扑伤痛。

【效用分析】

【效用分析】

虻虫味苦泄降,药性寒凉,专入肝经血分,性急破血,药力峻猛,为破血消癥、逐瘀通经之品。善治瘀血阻滞所致的癥瘕积聚、蓄血发狂、瘀滞经闭等证。亦用治跌打损伤之瘀肿疼痛,有活血消肿、疗伤止痛之功。

【配伍应用】

【配伍应用】

① 虻虫配土鳌虫 虻虫苦凉有毒,功善逐瘀破血;土鳌虫咸寒小毒,功善破瘀通经。两药合用,更增长逐瘀破血之功,以消散癥结,适用于瘀滞癥瘕积聚之证。

② 虻虫配熟地黄 虻虫药性峻猛,破血通经;熟地黄味甘柔润,补血滋阴。两药配伍,功能逐瘀、补血,既驱邪、扶正,又可防破血之品伤及正气,适用于瘀滞月经不行,或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鉴别应用】

【鉴别应用】

虻虫与水蛭 二者均入肝经血分,为药力峻猛的破血逐瘀药,均治瘀滞所致的癥瘕积聚、经闭等证。然虻虫苦泄性凉,力猛且毒性较强,还治蓄血发狂。水蛭咸苦性平,药力相对和缓,还治中风偏瘫。

【成药例证】

【成药例证】

化癥回生片

化癥回生片

药物组成:益母草、桃仁、红花、虻虫、醋三棱、烫水蛭、干漆(煅)、阿魏、醋延胡索、川芎、乳香(醋炙)、没药(醋炙)、五灵脂(醋炙)、蒲黄炭、苏木、降香、大黄、麝香、姜黄、醋香附、炒苦杏仁、紫苏子、盐小茴香、丁香、制吴茱萸、肉桂、高良姜、花椒(炭)、醋艾炭、两头尖、人参、当归、白芍、熟地黄、鳌甲胶。

功能与主治:消癥化瘀。适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的癥结、妇女干血痨、产后血瘀、少腹疼拒按。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管药师 萧健鹏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刘锐锋 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