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叶敏 朱向洲
流感多发,汪某等人发现“商机”,从网上购买价格低廉的板蓝根药粉,经过加工后,竟摇身一变成了治疗流感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短短十余天,生产、销售共计5650盒,销售金额405310元。
2023年9月,湖北省宜都市检察院以汪某等人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判处汪某等7人有期徒刑六个月至四年八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5000元至22万元不等的罚金。
2月29日,承办检察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了案情始末。
原来,2023年3月,甲型流感多发,宜都市某知名企业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因治疗效果较好而被抢购,线下实体药店一药难求。
家住宜昌的胡女士在某购物平台下单购买了2盒可威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结果发现里面的药和自己以前购买的药不一样,一查竟是假药。
同一时间,市场上该品牌假药频频出现,该企业销售人员也接到大量消费者反映有人销售假冒“磷酸奥司他韦”。
是谁不顾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大发“流感财”呢?
原来,磷酸奥司他韦的供不应求,让在深圳创业经营网店的90后汪某看到了商机,他与陈某等人一拍即合,决定制作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售卖牟取暴利。
2023年3月9日,几人共同出资,在网络上购买板蓝根药粉、胶囊泡罩壳、胶囊板等原材料。同时,汪某还请深圳某纸品公司的黄某制作了药品外包装盒和说明书2万余份。
随后,汪某等人在写字楼内开始假冒可威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制作。其中,汪某负责灌装药粉和销售,陈某某负责压膜,房某某等人负责裁剪压膜后的铝膜边角,汪某之妻负责纸盒的裁剪、包装和账目管理,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生产线形成。至同月26日,汪某等人共向全国各地共销售“可威牌磷酸奥司他韦”5650盒,每一盒药成本仅3元。
汪某等人生产的假冒可威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经多道中间商赚取差价后,最终流向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销售金额达40余万元。
接到各地销售人员反映的假药线索后,相关企业向宜都市公安局报案,侦查人员根据网上销售记录、物流记录、聊天记录(相关记录)等追根溯源,发现全国不同地区出现的磷酸奥司他韦假药均来源于一个微信昵称为“爆款供应链-汪”的人。2023年4月12日,警方将汪某等人现场查获,并查获了大量原材料和假冒包装。
宜都市检察院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侦查机关调取汪某等人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证据。同时,承办检察官在办案中依法开展释法说理和追赃挽损工作,汪某等7人均自愿认罪认罚,6名嫌疑人退缴赃款近30万元。最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全部指控,作出上述判决。
为做好“后半篇文章”,该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室”主动上门走访,结合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漏洞,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化解等方案。
“宜都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我们将结合‘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为契机,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推动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宜都市检察院检察长易爱江表示。
(来源:极目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