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

西泠印社出版社

定价:288元

惠价:230元

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纸本,行楷书,纵三十二厘米,横九百六十三厘米。此卷是董其昌应同僚吴用先所请,为其父亲吴应道(别号来仪居士)所书墓志铭,其文见载于明崇祯三年(1630)刻,董其昌撰《容台集》卷八,及上海图书馆藏明末清初刻二十卷本《容台集》卷九。此卷为目前所见形制最大且带乌丝栏的董氏行楷作品,卷中笔法精到,布局疏朗,书写自然洒脱,风格与故宫博物院藏《淮安府浚路马湖记》相类。 又因所请之人为当朝重臣,书文皆是董其昌经意而书的杰作,非其寻常应酬书作可比,且是《容台集》所收录墓志铭中仅存的三件墨迹之一

不同于一般书法作品,墓志铭墨迹通常为家族所秘藏且少流行于厂肆,故在传藏过程中得见者寥寥。此次获《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的藏家授权,由西泠印社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该作品的原大高清精印本,殊为难得。本书历时一年,从高清数据采集、纸张选择、装帧方式等多个方面几经考量精益求精。由于原作为手卷形式,不便阅读临习,因此本书采用经折装的方法,在最大程度还原真本样貌的前提下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邀著名艺术家彭斯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

西泠印社出版社

定价:288元

惠价:230元

01

重要的历史文献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之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可谓明后期书坛之执牛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佚名 董其昌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用先(1558—1626),字体中,一字本如,号余庵,安徽桐城人。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其为朝廷重臣,曾身居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等要职,然史载甚乏,生平语焉不详,《明史》亦无传记。其与董其昌,皆是晚明大臣,份属同僚,二人自然相识,故彼此交游究竟始于何时,以及吴用先仕宦履历、此墓志铭书写背景等,甚应考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局部图

《吴来仪公墓志》,不同时间,两次收录于不同版本《容台集》中,因牵涉及“东林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等敏感信息,多有修改与删减。如删掉吴应道夫人方氏、其子孙的婚配姻娅等,此与明末“魏阉党”与“东林党”党争的时代背景有关。

据《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可知,吴用先与左光斗为姻亲。因对抗魏忠贤,左光斗而含冤下狱。闻知左光斗被捕,吴用先乔装回京,欲营救其于危亡之中,惜终究未能如愿。南明弘光时为左光斗平反,谥为忠毅。然彼时政局飘摇未定,此墓志铭中又涉及“左光斗”,因此董其昌在编撰《容台集》时,删减了关于吴应道子孙婚配姻娅的情况。此外,浩繁的《容台集》为明崇祯三年(1630)刻,其搜集编纂时定然重新校对、修改,此工作往前数年已然进行,故董其昌删减,亦是情理之中。如果不是此卷墨迹的存世,明末的这一段历史已然不为人所知了,由此可考明代重臣吴用先生平,补史料之不足。

02

特有的艺术价值

董其昌所作墓志铭墨迹流传于今者,可谓寥寥,其文收录在《容台集》中的更属于罕见。已知的仅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为项元汴作《太学墨林项公墓志铭》,湖北省博物馆藏《秦喻庵墓志铭》以及此卷《吴来仪公墓志铭》。此作品不仅是这三卷墓志铭墨迹中尺幅最大的,更是目前所见形制最大且带乌丝栏的董氏行楷作品中最大的。卷长近十米,且保存完整尤为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容台集》内页书影

此卷《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笔法精到,布局疏朗,书写自然洒脱,风格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淮安府浚路马湖记》相类。两卷均布局疏朗匀称,所谓“渐老渐熟,反归平淡”,寓生秀于扑茂苍拙,自然洒落。一样的形制,一样的行楷,一样的书风,浑如一卷,诚是殊为可珍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淮安府浚路马湖记》

与《浚路马湖记》一样,《吴来仪公墓志铭》笔端庄自然,气息无丝毫故作姿态,平淡天真,转折处亦往往一带而过,看似毫不经意,实是书道造诣至深。又有乌丝栏格,字里行间,不见密布紧靠为主的格局,字与字遥隔天河又翘首相望,行与行则笔断意连,妙趣天成。而不同于《浚路马湖记》,墓志铭多有正稿及草稿之分,此《吴来仪公墓志铭》稿中未见涂改,应为正稿,自是书写依次渐序,格式严谨,脉络分明,而风采不减。

03

创作时间考

《淮安府浚路马湖记》(后简称《浚路马湖记》)为董其昌晚年行书碑记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历来被研究董其昌的学者和书家奉为董氏行楷的标准。据研究者林雪琼考证,《浚路马湖记》卷应作于天启五年(1625)。仅就书风而言,《吴来仪公墓志铭》与《浚路马湖记》完全相通,且两卷中董其昌的官职是相同的,又天启五年(1625)正月,董氏拜南京礼部尚书。故《吴来仪公墓志铭》定为其官拜南京礼部尚书之后的作品,即天启五年(1625)正月之后。其考证详文《〈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创作年代考》收录于本书之中,以供读者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作品传藏信息

不同于一般书法作品,墓志铭墨迹通常为家族所秘藏且少流行于厂肆,故在传藏过程中得见者寥寥。从《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原作的保存现状来看,仅卷首部分有一定的磨损,其余皆完好,其装裱应是民国时期的原裱。根据此分析,此作因是墓志铭少有展卷欣赏的需求,在写就后的数百年内可能一直是件未装裱的卷子保存在家族内部,所以只有最前面的一小部分有磨损。直至民国时期由吴氏后人售出,才流传于厂肆。从卷中题跋可知,此卷曾经清末民初学者马其昶(1855—1930)及近代书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张祖翼(1849—1917)鉴藏。卷后有谭宗浚、于荫霖、吴汝纶、刘泽源等赏鉴并观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泽源题引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宗敬、于荫霖、吴汝纶等题跋

本书随书赠送藏书票一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

西泠印社出版社

定价:288元

惠价:230元

版本信息

(明)董其昌 书

策划 刘建轩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 978-7-5508-4181-9

开本:889mm×1194mm 12开

成品尺寸:195mm×360mm(不包含函套)

定价:288.00元(限量发行1000册)

推荐好书

您也可以

进入官方微店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