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辩护律师杀死了呼格吉勒图!”1996年,内蒙18岁男孩因一场冤案被判死刑,当人们指责司法机关草菅人命时,另一个声音,则剑指男孩的辩护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年仅18岁的内蒙男孩呼格吉勒图经过法院审判,最终被执行死刑,可他口口声声大喊冤枉。
身为“罪犯”,父母难以亲见,他只好把所有的希冀放在自己的辩护律师身上,可对方的一个摇头让他恍然。
他究竟做错了什么?回想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呼格吉勒图左思右想还是不明白,自己如何就成了杀人凶手。
辍学不上的他在当地一家工厂上班,和同事走在路上忽听得女生尖叫,其中夹杂的惊恐被他们听得分明。
呼格吉勒图闻声而动,直冲声音源头,随后顿在当场,赶来的同事心中疑惑,探头望去,一名全身赤裸的女尸进入视线。
出了人命!这样的事情一旦被碰上真的很难视而不见,呼格吉勒图选择了报警,身为报案人,他一同前往警局。
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每个人都是有嫌疑的,即便是报案者也难以清白,贼喊捉贼的例子从来不少。
作为在场的唯二人选,呼格吉勒图作案的嫌疑在警方看来甚是重大,他和同事被分开审讯,实话实说最好,但没有人信要如何?
同事的问题很简单,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释放的很快,但呼格吉勒图就不一样了。
综合各方向信息,警方严重怀疑是他自己作案,紧接着报警想要撇清关系,死者生前曾遭到侵犯,撕扯过程中难免会有挣扎。
相关人士从她的指甲中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遗留组织,和呼格吉勒图的血型完全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这般结论,似是已经定下了呼格吉勒图的罪,事情难免走漏风声,结案迫在眉睫。
杀人凶手若是不能绳之以法,外出的人们难免提心吊胆,人心惶惶必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观望后续的人是越来越多。
呼格吉勒图身上的罪名愈发逼真,父母有心替他解释,可中间横亘着时间和距离,只能为他聘请辩护律师。
这是他们全家人的希望,呼格吉勒图的人生还不曾真正的开始,为他感到可惜的又何止三两人。
辩护律师名声在外,为其找寻证据漏洞煞有其事,司法部门的态度很是明确,既然牵扯上了人命,自然是格外严谨。
他所犯下的“流氓罪”和“故意杀人罪”都是几经推敲才被定性,想要推翻定论不是那么容易的。
律师主打有罪辩护,与呼格吉勒图的真实意愿算是完全背道而驰,他什么都没有做过,但目之所及所有人都认为他有罪
心中的绝望一茬接着一茬,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的话无不也是在扎着呼格吉勒图年轻的心脏。
年少轻狂、少不更事、悔过自新的机会都是呼格吉勒图的“罪状”,其辩护律师说的有理有据。
可他根本就没有犯错,又该如何悔过?每句话看似是为他开脱,却句句坐实了他的罪名
这样的辩护想来是无用的,受害人家属在听完后的心情更是愤怒,呼格吉勒图被一审判处了死刑。
他当然不服,案件的各种关节都值得去推敲,但所有人就像是在赶时间一般,无人听他分辨,无人信他真假。
辩护律师的立场相悖算是令其毫无胜算,上诉审理,还是有罪,说到最后呼格吉勒图自己都累了。
已是无力分辨,想留清白在人间太难了,案发不过两个多月,他就被拉去执行了死刑,冤枉散在风中。
速度之快令人侧目,时隔多年真凶落网,众人纷纷表示可惜,可与消失的呼格吉勒图还有什么关系,错案错判难以转圜。
赔偿再多的金额也换不回他的一条命,有人指责司法机关的失职,自然也有人把矛头对准了辩护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人公已逝,再多的争论都没有意义,司法机关案件审理务必要确保证据链完整,有冤必究,辩护律师更是要相信自己的当事人,只有彼此互信,才能真正的帮到求助的人,环环相扣,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