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介绍,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

郭鹏用一系列数字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进展: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上年增加61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增长2.32%。

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42.22万人,比上年增长2.73%。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

此外,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比上年增加9.71万人,增长4.91%。其中普通、职业高校研究生以上学位教师比例79.14%,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

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通、职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11.8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814.64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6.82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6万元。

基于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如何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郭鹏表示,教育部将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国家战略需求、人口规模结构、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等因素,合理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节奏;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2023年,理工农医类的硕士招生规模占比为60%,博士招生规模占比已超过80%;持续加强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储备,加大基础学科和国家关键急需领域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并支持高水平高校与科研机构加强有组织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

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成果如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表示,教育部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学、生命健康、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和人才急需,全面推进特色学院建设,布局建设了12个未来技术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8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8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引领带动高校教学组织模式变革创新,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培养;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医学攻关、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分批布局建设4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100余项。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聚焦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量子信息等领域,发挥集群溢出效应;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强化基础学科领域有组织拔尖人才培养;强化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大批"敢闯会创"的生力军。举办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共有来自国内外151个国家和地区5296所学校的421万个项目、1709万人次报名参加。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23年立项41956项,参与学生178090人、教师人数5万余人。

下一步,教育部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持服务补短板、扬长板、锻新板,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的问题提供人才保障,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者:彭丹

文:驻京记者 彭丹 图:中国教育部报记者 张劲松/摄 编辑:李扬 责任编辑:江胜信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