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顺德区食药安组织召开全区非经营性场所(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对顺德区2023年以来的非经营性场所(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总结,就如何建立社会共治长效机制,全方位保障农村聚餐食品安全进行了研究。

非经营性场所集体聚餐是指由地方政府、村(居)委会、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村民(居民)个人等在非经营性场所举办的就餐人数在100 人以上(含)的群体性聚餐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德区各村居举办“龙舟宴”“敬老宴”“生菜宴”等非经营性场所集体聚餐活动(以下简称“集体聚餐”)场次之频繁、用餐人数之多、聚餐规模之大,在全省县域少见。近年来,顺德通过摸索,初步建立了属地管理、企业负责、村(社区)主责、部门指导、社会共治的农村集体聚餐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农村集体聚餐风险。

据统计,2023年顺德市场监管部门共对超400场次集体聚餐开展食品安全指导工作(其中用餐人数在10000人以上的5场次),保障了超60万人次的饮食安全,实现了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件“零发生”,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入社会共治

专业指导全流程聚餐安全

在乐从2023年11月举行的第五届敬老联谊万人宴、敬老宴中,顺德区食品商会全程跟进协助,活动举办当天派出六名工作人员提前到达现场对聚餐环境卫生、食材存储、原料清洗、粗加工、烹饪、分餐、餐具清洗消毒等全过程进行把关,对当天供餐蔬菜、肉类、水产品等食材进行现场快检快筛,对聚餐食品按品种进行留样备检,成功保障了聚餐规模达2400围、用餐人员达24000人的集体聚餐活动食品安全。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探索保障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新模式,通过鼓励主办者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食品安全指导、食品安全快检等业务,在用餐人员数量巨大、监管人员人手不足、村居人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专业性不足的现状下,能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补全补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信息溯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多年规范引导,目前顺德相当一部分村居已将第三方食品安全技术专业服务作为集体聚餐筹备工作的必选项。会上,区食品商会作为代表,向参会单位介绍第三方专业机构在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溯源中发挥的协助、补充作用。

一方面提供全程协助,保证信息登记与实际操作的安全合规:第三方在前期筹备阶段协助主办方审核加工单位相关资质、填写相关备案文件并上报给村居及职能部门;在物资准备阶段协助主办方排除菜谱中的风险食品、合理安排厨房选址和布局;在活动举办阶段,派驻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监督,督促承办方落实食品食材索证索票,在操作中避免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另一方面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做到食品安全问题立查立改:通过实时监督集体聚餐场所现场情况,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餐厨垃圾处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集体聚餐中使用的蔬菜、肉类、水产等食材进行快速检测,对不合格食材进行销毁等处理,杜绝不合格食材流入餐桌;做好食品留样工作,指导活动资料归档,完成食品安全追溯闭环。同时督促主办方落实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大型集体聚餐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用餐人员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索农村聚餐

“清单式”管理“顺德经验”

今年,顺德区食药安办将进一步推广相关做法和工作经验,鼓励村居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举办集体聚餐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食品安全指导、食品安全快检等业务。还将探索制定集体聚餐管理规范,对非经营性场所(农村)集体聚餐实施“清单式”管理,对已成规模、举办地点相对固定的非经营性场所(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划定举办区域,试点加工场所视频直播“云监管”等,进一步完善非经营性场所集体聚餐管理制度,形成非经营性场所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的“顺德经验”。

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公安局、区农村农业局等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各镇街食药安办及曾举办非经营性场所集体聚餐的村居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海泉 通讯员吴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