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美术相关创作者

你是否为生成式AI的浪潮感到焦虑?

你是否思考过,到底应该怎样和AI相处?

在反感AI侵权泛滥的同时

有没有艺术家在用AI进行真正探索性的创作?

身为创作者

到底应该怎样面对AI?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从RunwayPika,再到不久前震撼面世的Sora,近年来图像生成式AI的迭代更新一浪高过一浪,也惹得无数相关人士日渐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OpenAI发布的Sora模型再一次刷新了文生视频大模型的上限

但在程序员和投资者们欢呼一个新的风口到来时,艺术家和创作者们似乎陷入了错愕。

缺乏数理基础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们,需要怎样理解生成式AI的底层逻辑?

艺术家们的创作可以怎样跨越AI所面临的争议,怎样跳出目前AI图像创作的惯性,去找到一种新的创作的可能性?

这是站在创作者角度上的我们,所关心的。

我们请来了三位尝试过使用AI工具的,涉及不同创作方向的真正的创作者,来为大家讲讲TA们对AI工具的理解、看法与创作经验。

我们也知道,如今的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借着教授AI技能大肆圈钱的投机者,和大量营销号般的AI教学内容,但我们向你保证,我们这次希望展现给大家的内容:

“不止前沿,而且足够真诚。”

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我们这次分享所追求的倾向,也还请继续读下去:

自2022年底以来,关于AI技术高速发展的话题便一直在互联网上经久不衰。但在欢呼人类算法技术的新突破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

生成式AI绘图,从诞生之时就背负着抓取未经授权的图片作为训练样本的“原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著名CG艺术交流社区Artstation上兴起的反AI抗议

“尸块”、“小偷”、“没有灵魂”、“没有人味的预制菜”……关于AI绘图的批判在美术相关创作者当中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同时,互联网上也顷刻间冒出了不少无视AI绘图所面临的道德与法律风险,明晃晃地打着“零绘画基础用AI绘图满足商业需求”的教程。

这也让更多的绘画创作者们对AI绘图技术越来越反感甚至恶心,乃至由此开始反对几乎所有与生成式AI相关的技术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作为动画领域的深度媒体和观察者,我们不能像隐居者一样,拒斥一切的技术浪潮,可我们又不能无视画师利益受损,创作信心受挫的事实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AI技术的发展过于迅速,技术人员与普通创作者正在出现信息壁垒与认知鸿沟,这也让我们希望对AI绘图的底层原理进行一些科普,让更多的画画人能够理解,AI绘图的能力边界与局限性。

●作为创作者,我们可以怎样理解和面对AI?

●我们可以有哪些建立在AI这一新兴媒介上的,全新形式的创作?

在我们对AI在创意行业中的使用现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在强调“要把AI当作工具”,但不同的人对“工具”这一词汇的理解,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在需要承担商业盈亏责任的“资本家”眼中,AI的潜力在于对既有商业流程的“减少人力”“降本增效”,AI生成动画影像中的闪烁和不稳定是一种“亟待修补的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V作品《Be Gone》截图·作者 罗丝佳

但在把AI当作一种新媒介的不少艺术家眼中,AI是一种探索新的艺术语言的新发明,AI生成动画影像中的不稳定感,也可以是一种“独属于AI这一媒介的艺术特色”。

“我们当然青睐后者。”

所以,在我们拒绝目前市面上多如牛毛的“教你用AI画画立马接单赚钱”的AI分享方向的基础上,我们选择的内容方向基于这样一种倾向与判断:

●应当利用AI的特点去进行新的创作形式的探索。

●应当利用AI的特点去做人类画师手动无法完成或者难以完成的创作形式与内容。

基于上述的判断,我们特别选择邀请了三位利用过AI技术,已经实践出了一些有独特性与探索性的成果的创作者,来进行一波关于我们要如何面对AI的创作分享。

-当创作者面对AI·联合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介绍-

罗丝佳

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映像研究科,现生活工作于日本东京。她主要制作动画等影像作品,有时也制作配乐和声音设计,从非视觉艺术的结构美感中汲取灵感,追求表现的可能性。

动画作品如《我是⼀个模契符》、《时间高速公路》、《大红和小蓝》等入围了世界各地的电影节及获奖。此外,她也制作投影和装置作品,其中《回旋词歌—3ch Ver.》曾在2023年的费那奇动画周“觅径之旅”展览单元中展出。

此次在分享中提到的作品《Be Gone》完成于2022年,较早地尝试加入了AI生成视频的技术。除在各个国家的动画节上映之外,也在国际动画节Animocje、CutOut Fest和Animest获得了最佳音乐动画奖。

作为一个自称“追求影像表现的可能性”的创作者,我敢说,自己还算比较早地,在2022年年初就使用AI+手绘动画做出来了一整条动画:《Be Gone》,并把它送上了国际动画节和电影节的大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完成这部短片之后的一年多里,我再也没碰AIGC,也没想再结合这些工具去做⼀部新片子。

这次分享,我就边尝试自我剖析、边跟大家说说,“为什么碰完一次就没再碰”吧!

我将从自己对AIGC感兴趣的时刻开始,聊到制作《Be Gone》的过程(中期大揭秘),再捋到制作完成后,看到AI风云变幻时的…迷惑与反思。还打算再结合临时复习到的AI“新动态”说说现在的“新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e Gone》中的主角,是一个想学习人类意义为何的小手机,它既是我对AI的想象,也代入了自己的对世界的不解等等感情。这一次,没有高新技术的知识输出,只有一个创作者、一个还在学习如何生活的人述说的“私人体验”,感兴趣的话,就来听听吧!

 我们到底要怎样面对AI啊啊啊啊啊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我们到底要怎样面对AI啊啊啊啊啊啊——!

*注:《Be Gone》全片只会在直播时播放,直播后将被替换为预告片内容。

俞悠洋

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悠洋是一名旅居美国的独立动画导演,曾担任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第七届艺术总监,并作为费那奇动画周共同创始人之一组织了首两届北京动画周。

在传统动画教学之外,他也研究AI数字影像处理技术,2022年通过使用Stable Diffusion 开源AI 视觉模型,制作 AI 动画短片《在我眼中》(2023),并相继入围敦煌动画周、费那奇动画周、厦门Hishorts短片电影节展出。

作为一名一直对研究数字成像技术充满热情,希望用上AI代替枯燥重复劳动的动画电影人,我自2021年旅居美国,拜访加州的电子艺术极客社区Mars College起,开始入坑研究AI。最早使用ArtBreeder上的GAN模型混合图片,玩Nvidia的语义分割风景绘画工具Canvas,后来深度使用2022年全面爆发的文生图工具Dalle2, MidJourney,以及Stable Diffusion开源扩散模型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2022年底尝试训练自己的照片模型

在使用AI进行创作的2年多来,我已经生成了10万多张图片,尝试了无数最新的实验技术,并完整地制作了两部AI艺术动画短片。因为有大量实践,所以了解AI作为创作工具的局限性,明白它的不可控性注定无法真正威胁到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的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眼中》(2023) 动画截图

正好趁着最近OpenAI发布视频模型sora,各路自媒体平台再次震惊体刷屏的时候,跟大家分享一些深入一点的经验和认知,减轻一些焦虑,聊一聊作为一名艺术从业者此刻该如何跟AI相处,围绕AI技术变革,机会在哪,挑战在哪,怎么找到自己能顺畅发力的学习和创作节奏。

并试图回答一下:内容爆炸时代,创作者到底在创作什么?社会、市场对创作者的期待又是什么?AI跟我们是竞争关系吗?我要做什么努力和准备才不会被社会淘汰?现在入坑什么AI软件技术能给我带来最大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idjourney辅助设计的原创个人IP “野山道场” 视觉

——在AI时代到来后艺术家该明白的“道与术”,希望我们都能成为AI技术威胁不到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的艺术家。

时辰

数字媒体创作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智能媒体设计方向)专业。

曾与倪豪共同参与制作【光影 /二维码】等controlnet模型

时辰同学毕业于网络与智能媒体设计方向专业,曾经与同为中传同学的倪豪等人一起完成了在技术圈里小火了一把的AI生成美化版二维码的项目,详情点击→ ,以及面向AIGC使用者的公开文档:【aigc.ioclab.com】

除了艺术家们的分享,时辰同学也能为大家带来偏技术向的内容干货,让更多画画人小伙伴能够更轻松地理解AIGC相关的一些技术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下码试试?

●现在的ai绘画的原理是什么?它学习到了什么?为什么可以控制它产出不同的内容?

作为创作者,我们应该关心哪方面的技术。有哪些即将到来的技术趋势?

●Controlnet等一介让ai模型更可控的技术做了什么,为什么需要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ontrolnet骨架控制

●以二维码,光影控制等controlnet的对照,举例ai模型学习到的对应关系,如何构想ai的工作帮助自己的创作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看待ai模型训练集与版权纠纷的问题,现在的技术可以让自己的图片成为ai模型的毒药吗?打水印是正确保护图片的方法吗?

●现阶段的ai到什么地步了,它的局限性和应用场景,为什么不要想当然的所有工作流程都用ai解决?

当创作者面对AI·交流群

对分享有疑问想要咨询

或者想要参加交流讨论,都可以扫码加群哦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回望当下,会感到我们此时因AIGC产生的焦虑会像一种“飞虫恐惧症”——我们害怕虫子不是因为虫子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因为虫子动得太快太乱太难以预测了。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创作者们能在对AI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不再充满焦虑~如果你也是正在观察、思考乃至尝试AIGC工具的创作者,一定要来直播间聊聊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