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蒋介石的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了20余年,最终还是灰飞烟灭,黯然退守台湾。对于这一失败,蒋介石早在1949年便开始总结检讨,来台后,更是通过各个不同场合发表言论。

1950年7月26日,蒋介石公布了“中国国民党改造方案”。声言“如不彻底改造,将有亡党危机”。于是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造”运动。

1952年10月,国民党七全大会宣布“改造”工作结束,选举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其中,蒋介石连任总裁,陈诚、蒋经国等32人当选为中央委员……至此,中央委员会已为蒋系一门所把持。

国民党“改造”的结束,为蒋氏家族在台湾的“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蒋介石是决不允许有人动摇这个基础的,于是便发生了吴国桢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桢

吴博士与蒋“太子”的冲突

吴国桢生于1903年,湖北建始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因吴与美国政界有一定联系而深得蒋介石器重,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第一司副司长、湖北省税务局长、蒋介石侍从室秘书、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长等要职。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吴先任“总裁办公室”设计委员,后取代陈诚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等职。

吴国桢历任要职,颇具才干,但出任“台省主席”一职却并非全凭才干。如前所述,因为美国人喜欢这位素有“民主先生”之称又一向亲美的吴博士,蒋介石要讨美国的欢心,争取美援,只好向吴奉送“台省主席”的乌纱帽。

这位吴博士还是“太子”蒋经国的冤家对头。早在吴国桢任上海市长期间,两人就发生过严重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和内战政策,造成生产萎缩、货币贬值、人民苦不堪言,商人投机和官僚贪污更是普遍现象。为了挽救危局,蒋介石决定实行币制改革和经济管制。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发布币制改革令。接着行政院长翁文灏宣布成立“经济管制委员会”,任命俞鸿钧为上海经济督导专员,蒋经国为副督导专员。实际上俞仅是挂名,一切实权操于蒋经国之手,小蒋已横下一条心,施“铁腕”解决经济危机。

蒋经国到上海开始打“老虎”,全面打击投机商人。吴国桢不赞成蒋经国的作法,他从经济观点出发,认为用高压的政治手段无法根本解决经济问题,还专程去了南京向蒋介石剖陈利弊。蒋经国则不信邪,认为施铁腕就能取胜,坚持“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的信念,专拣大老虎打。后来扯出了“扬子案”,板子打到孔家大公子孔令侃身上,惹得宋美龄出面干涉。经国终于败下阵来。

赴上海“打虎”两个月,经国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他事后不客观总结失败原因,却把账算到吴国桢头上,认为是吴扯后腿才有这样的结局。从此两人结怨。吴国桢得罪了“太子”,自然也捎带得罪了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蒋经国

矛盾激化,吴国桢终于看清蒋介石面目

到台湾后,吴国桢能当上蒋介石治下唯一行省的首脑,说明在蒋看来,吴还是忠于他的。但是,吴国桢的忠诚不比陈诚,不是那种封建臣子式的愚忠,而是如他自己所言的,觉得“钧座惨受大陆失败之教训,己锐意改革,故敢冒死犯险,竭智尽忠,以图报效。”为了台湾的生存,使这艘“航空母舰”不至于沉没。

吴国祯主张改革政治,实施近代民主政治,恪守公诸于世的法律规章,不允许随意废弃践踏。在这方面,吴实在是太天真了,他没有认识到“民主”在蒋介石那里只是一个门面,个人独裁才是本质和目的。一旦这种“民主”损害了蒋家的统治利益,主张实行“民主”的人就必定会被铲除。吴国桢恰恰是犯了这条大忌。

按照惯例,“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司令一职由省主席兼任,吴国桢既是省主席,也就顺理成章兼任了这个司令。在他之前的省主席,一般并不过问“保安司令部”的事,任由副司令操掌实权。吴国桢却不同他人,时常要过问一下司令部中的大事小情,这就引起副司令彭孟缉的不满。彭早已投效蒋经国麾下,自然不把吴国桢放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桢

吴曾向蒋介石建议:任何机构不通过保安司令部,不得随意抓人;逮捕人犯14天,一定要起诉或释放。然而,这种法治的观点,在蒋经国、彭孟缉看来简直是荒唐可笑,何况吴国桢干预特务、保安工作,等于侵犯了主管这一工作的蒋经国的地盘,岂能听之任之。新仇加旧怨,双方再起冲突已势所难免。严重的对抗,不久伴随着“台湾火柴公司案”而发生。

台湾火柴公司的总公司原设上海。上海解放时,董事长吴性栽留下未走。后来他筹拍了一部《民国四十年》的影片,片中对国民党、蒋介石多有“诋毁失敬”之处。蒋经国获悉后勃然大怒,但对吴性栽奈何不得,只能迁怒于在台湾的火柴公司总经理王哲甫,下令省保安司令部予以逮捕。

吴国桢事后听到传闻,召见彭孟缉查问原委。彭说是“总统”的命令,并陈上案卷。吴阅卷后非常生气,认为此案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台湾的王哲甫没有理由去为上海的吴性栽负任何行为上的法律责任。于是吴下令释放王哲甫。彭孟缉不肯遵命,反而搬来蒋经国一同与吴交涉。一方坚决要放,一方坚决不放,双方争执不下。

据吴国桢后来回忆说:当时“场面极为尴尬。最后我问彭:‘究竟你做主席兼保安司令,还是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桢

接着,蒋介石的贴身秘书来见吴,转告他说,抓王哲甫是蒋的意思,示意吴罢手,也好为经国留些面子。吴国桢不识相,事情发展到这地步还不肯顺水推舟、息事宁人,又写信向蒋介石力陈主张。由于他的坚持,蒋介石最后决定把王哲甫由死刑改判7年徒刑。吴国桢仗义直言,王哲甫有幸不死,但吴与经国的嫌隙进一步扩大了,也引起蒋介石对他的反感。

吴国桢与蒋经国的冲突还体现在用钱上。在吴国桢看来,由蒋经国操纵的所谓“救国团”是没有经过立法的非法机构,是蒋经国个人用来扩展政治势力的私产,因此他不同意给该机构拨经费。蒋经国属下的“政治部”,由于实行血腥的“匪谍”整肃以及在军队中不断扩大势力,经费常常超出预算。对于增拨经费的请求,吴国桢总是删减或驳回,这不能不使蒋经国怨恨有加。于是蒋经国开始派特务监视吴的行踪,伺机报复,据说后来发展到企图暗害吴。

1952年复活节,吴偕夫人黄卓群由日月潭返家。本来随身携带了三明治以节省就餐时间,不料中途黄卓群胃痛不适,改在台中无锡饭店用餐。饭毕出来,司机报告说汽车前轮的螺丝被人拧松了。黄卓群长吁一口气说:“幸而吃这顿饭,否则送命了。”

吴国桢回忆中曾指出,他的座车经常刹车失灵,使他有朝不保夕之感。所以他预立了遗嘱,交给好友美联社驻台记者阿瑟戈尔,并嘱咐阿瑟,一旦自己身遭不幸,请他通过《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时代周刊》公布全部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桢

蒋介石对于吴国桢的所为也是越来越不满,特别是吴国桢经常向他进言,要求把蒋经国从主持特务工作的岗位上调开,这话违背了他精心栽培经国的既定方针,当然很觉反感。

在1952年国民党七全大会上,蒋介石把吴国桢安置在中央评议委员会中。该委员会专为安置已失势的老人所设,正握要职且年富力强的吴国桢被安排于内,足见蒋介石对他的态度,这预示吴国桢有被排斥的趋势。事到如今,吴终于认识到蒋介石“爱权重于爱国,爱子重于爱将”,自己该激流勇退了。

吴国桢赴美以后

1953年3月,吴国桢借口健康欠佳,呈请辞职。蒋介石故作姿态,批示慰留,给假一月,并以当“行政院长”相许,唯一条件是“一切与经国和睦相处”。吴国桢毫不犹豫地谢绝了。

经过再三请辞,“行政院”终于官样文章地批复“应予照准”,并通过上级复议,任命了俞鸿钧为新的台省主席。5月,吴国桢夫妇得到美国的邀请,准备赴美,但受到蒋经国多方阻挡。诸多曲折,难以尽述,最后搬动了宋美龄,方才得以成行。不过吴年近8旬的老父和正读高中的儿子却不得同行,还是被留作“人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桢画像

吴国桢初到美国,依然站在台湾当局的立场讲话,言行并未出“格”。王世杰撤职案发生后,吴才转变立场,开始向台湾当局发难。

1953年11月18日,蒋介石以“蒙混舞弊、不尽职守”的罪名免去了与吴关系密切的王世杰“总统府秘书长”职务,并指责王擅自批准吴套购外汇12万美元。这样吴被牵扯到王案内。

1954年1月,台湾报纸披露吴苟取巨额外汇内幕。根据台报的披露和种种传闻,美国的华埠报纸《美洲日报》、《民气日报》连续发表《劝吴国桢从速回台湾》等社论,要吴回台交待问题。

吴国桢则先后给《美洲日报》、《民气日报》去信,声明辟谣。辟谣启事寄到台湾后,蒋介石认为要“缓下来研究一番”,没有立即回复。吴国桢忍无可忍,于是在2月7日接受了美国MGN电视台的采访,声明他离台辞职的真正原因,是与蒋氏父子政见分歧,因此为蒋所不容。他指责台湾当局“过于专权”,企图在台实行“永恒一党统治”。

2月16日,吴再次发表谈话,抨击蒋介石任人唯亲、独裁专横、排斥异己。一时间,美国各大报如《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无不争相报道,舆论沸沸扬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与此相反,台湾的报纸却是异常冷漠,只字不提。直到2月26日才有“立法院长”张道藩在蒋介石授意下出面反击。张在“立法院”大骂吴国桢“反动狂妄”、“阴谋组织第四势力”、自立门派等。

次日,吴据理反驳,并致函“国民大会”,揭露蒋介石独断专行的种种劣政,要求清查国民党的经费来源,撤消军队中的党组织与“政治部”以及蒋经国经营的“救国团”等。

蒋介石恼羞成怒,对吴发动猛烈抨击,并让“理论家”陶希圣配合张道藩口诛笔伐。他们给吴国桢罗列了13条罪状,如“擅离职守、拒办移交、私自滥发钞票、抛空粮食”、“包庇贪污、营私舞弊”等。

3月17日,蒋介石发布“总统命令”,指责吴的行为“居心叵测”、“罪迹显著”,宣布撤销吴的“行政院政务委员”职务,还要“依法彻查究办”。同日,“国民大会”第十次大会秉承蒋的意旨,通过临时动议,建议政府吊销吴的护照,勒令他回台“依法处办”。3月23日,吴在纽约《中声晚报》上发表《吴国桢自白书》,评述自己与蒋氏父子分歧的由来和经过,再次抨击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后来台湾当局曾向美国提出“引渡”吴回台,未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桢(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国桢事件掀起的轩然大波悄悄平息,不了了之。

通过这一事件,无疑给中外人士留下这样的深刻印象,即蒋介石仍是大陆时期那个打着民主招牌,暗行专制之实的蒋介石,大陆惨败的教训并未使他洗心革面,相反更变本加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