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相关方面和台“海巡署”等部门,在金门岛连续进行的10余次谈判,据开源信息表明均未取得重大进展。现在看来台当局对于“2·14事件”的处理,仍然存在着企图蒙混过关,大事化小的侥幸心理。

据AIS船舶航行信号显示,2月29日,隶属于北部地区机动海巡队的CG-128“宜兰”号,这艘负责北部海域及专属经济区巡防护渔及救难任务的巡防舰,离开宜兰县头城镇港以后,由西航行抵达了台湾海峡中部海域,正在奔向金门海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G-128“宜兰”号巡防舰,舰长119米,宽15.2米,满载排水量3000吨,最大航速24节,15节时续航力1万海里,舰员编制50人。

主要舰载武器是1座40mm单管舰炮、2座20mm机关炮、数挺T-75型5.56mm轻机枪,1座射程120米的高压水炮等,该舰是台海巡署现役最大的巡防舰之一,另有一艘同级舰CG-129“高雄”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海巡署”出动岛内体量较大的3000吨巡防舰,进入台湾海峡中部海域,或许有可能进入金门海域,与正在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的福建海警巡逻舰在海上对峙的打算。

此举的目的就是特地奔过来“亮肌肉”,用这种方式向大陆方面展示“海巡署”的力量,不甘心台“海委会”“海巡署”划设的所谓“禁止、限制海域”被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的福建海警给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台“海巡署”希望扭转驻金门岛的百吨级巡防艇在与大陆千吨级海警巡逻舰在金门海域对峙时处于碾压的不利态势,不想从此失去在金门海域活动的机会,企图以此在谈判桌上争取一点主动权。

台“海巡署”出动“宜兰”号巡防舰的动态,被大陆海警可谓全程掌控,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对来者不善的这艘巡防舰实力加码,大陆海警出动了4000吨级的3306巡逻舰,直接驶入台湾海峡中部,有在海上直面“宜兰”号巡防舰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306巡逻舰,其实就是海警版的054A型护卫舰,舰上设置了1座76mm单管自动舰炮、2座630型6管30mm近防炮、2挺12.7mm重机枪和2座大口径的高压水炮。

大陆海警另有2000吨级的2203巡逻舰,协助和配合3306巡逻舰的行动,同时前出台湾海峡中部,明显有对“宜兰”号形成了合围之势,在实力上足以压制3000吨级的台“海巡署”巡防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宜兰”号巡防舰,被大陆海警巡逻舰所震慑,丧失了在海上对峙的勇气,停止了向西方向航行,在台湾海峡中部转悠了一会后,调转船头撤离了这片海域,返回宜兰县头城镇港。

“2·14事件”,台“海巡署”的粗暴行为,致两名大陆渔民遇难,酿成惨案的责任完全在台当局。原本只要按照大陆的要求做到查明真相、究责、道歉、赔偿,就能妥善处理这起人间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台当局却刻意隐瞒事实真相、推卸责任,拒绝公开道歉,借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大陆海警这才出手,对厦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

维护有关海域作业秩序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对该海域的实际管控权,打击了台“海巡署”的嚣张气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陆海警的实力对台“海巡署”处于绝对优势状态,意味着在厦金海域常态化海上执法以后,就等于这片海域实际上已经没有台“海巡署”什么事了。

“2·14事件”,台当局企图蒙混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陆海警在海上的动作,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台当局必须彻查事实、严惩凶手、正式道歉、赔偿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