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人提起长城,一般都会想到延绵于华北平原的农牧分界线。以及许多定居文明防范蛮族入侵的永固工事。

但凡事皆有例外。在水乡江南同样散落着一批布局、结构独特的大型防御设施。其修建者为别称“荆蛮”的春秋吴国,主要防范对象是中原诸侯,以及同为南蛮的楚国与越国。

群山间的土墩防线

群山间的土墩防线

至今仍依稀可见的吴国丘陵工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今仍依稀可见的吴国丘陵工事

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先后在江苏苏州与浙江湖州的苍山,发掘出数百土墩。由于很多早期的吴地史料曾遭焚毁,造成相关记载严重缺失,便只能从残留的地方志里寻求只言片语:

九岭各有墩,中空,为藏军处。--《吴县志》

临湖控越,实吴时要地。望越台俗称烟火墩,吴王时所筑。--《(吴郡)图经续记》

吴憾山,相传吴王夫差憾勾践之伤其父,举兵伐越,筑垒于此。--《吴兴掌故集·山墟类》

碧螺峰西之墩为演武墩。天池山古地图标为“藏军洞”--《太湖备考·洞庭东山》

吴国的核心区域 始终是在太湖东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的核心区域 始终是在太湖东岸

此外,还有民间传说吕政妄想续命,特意派人北筑长城南筑“风水墩”。

后经工作人员考证,其实皆为防御工事,遂以谐音重命名为“烽燧墩”。

目前,仅在苏州吴中区的光福镇,就发现有类似的墩260余座。其中,位于春秋时吴国前沿、寓意保卫平安而得名的安山有16座墩。而且数座小墩之间又有大墩,整体形似子母堡。山下则有连通下崦湖与太湖的水道,附近一处水港相传是吴王泛舟、驻扎水师的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光福镇 至今都是太湖边的著名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光福镇 至今都是太湖边的著名风景区

西北面的无锡弹山也有数座土墩。彼此之间还有石墙相连,整体构造与一座微型长城并无差别。

东北面的常州虞山巫相岗西有一墩,志载为旗墩。高墩南临一片可坐数百人的石场,相传是元末军阀张士诚的阅兵演武场。尽管人称“吴王点将台”,至少比吕政的“风水墩”要靠谱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山的吴王点将台 部分可能在元末被张吴将士再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山的吴王点将台 部分可能在元末被张吴将士再利用

总体而言,这些看似粗糙的土墩,实际上由石块叠筑或覆顶,内有长方形平面、梯形剖面的石室。比如规模最大的安山5号墩,有长12米的石室;雅宜山石室内高近3米,墙壁平整如墙;虞山的石室一端有喇叭口通道,且上方山墩较为高大。其它土墩建筑较小,但结构依旧大同小异。

在这些石室内部,经常有几何纹硬陶与原始瓷器出土。有的伴随大量草木灰、木炭、红烧土块和禽兽骨,甚至夹杂兵器残片。在上方山6号墩内还发现过一座泥条盘筑,满是炭屑块的灶,门顶和两壁有大面积烟炱。经碳十四测定,正好是距今约2910年前的春秋时期。

五峰山墩出土的陶器纹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峰山墩出土的陶器纹路

至此,现代考古结果与古老方志记载相互吻合,证明这些遗迹由位列春秋五霸的吴国修造。这些土墩几乎分布在每个山头,形成一道特殊的边境防线。

其中大部分位于都城姑苏北侧,正巧夹在太湖与长江水系之间。若再算上古代的密集水网,足以给任何来犯之敌造成巨大麻烦。

吴国的丘陵防线群 大部分在太湖与长江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的丘陵防线群 大部分在太湖与长江之间

拱卫要地的龙山石城

拱卫要地的龙山石城

位于今日无锡的阖闾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今日无锡的阖闾城

与之相比,作为阖闾城外围的龙山石城特征更为明显。

阖闾城位于江苏常州和无锡交界处。除宫墙与内墙,还有一道被称为龙山石城的外墙。其依山而筑、俯瞰太湖,总周长约20公里。现有残余的遗迹仍可长达6-9公里,且残墙石垒包土的结构相当清楚,平均宽0.7-1.1米,高度近1米。

龙山石城俯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山石城俯瞰

由于龙山石城的存在,整座阖闾内城的防御体系都非常完整。譬如最外围是石城,以及停泊水师的胥山湾。主城本身是第二道防线,可大量驻有士兵蹲守。东城为普通居民区,屏蔽坐落有宫殿的的西城区,北部又加强了南部宫殿区纵深。

根据《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载: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即吴),故太伯起。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显然,类似龙山石城的外墙不止一处。其布局与阖闾城大同小异,或是吴国筑城的一贯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阖闾城既有烽火预警 又可大量屯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阖闾城既有烽火预警 又可大量屯兵

江南特色的战略思想

大部分吴国城市都依水而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吴国城市都依水而建

我们都知道,通常意义上的长城出现于春秋时代,却直到战国时期才有统一名称。但无论是否有具体定名,整体构造思路都相当类同,且在较长周期内都没有任何变化。

例如多以土筑基本结构,亦有技术条件允许时外包砖石。往往依山而建,随山势蜿蜒起伏并伴有烽火台、堡垒。所以,龙山石城已具备了全部要素。只是在规模上较为迷你,仅仅20公里长度,甚至还不如后世的南京城墙。

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缺乏高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缺乏高山

首先,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全国上下都水网密布,既有有江海之害,也有险阻湿润。虽没有高耸的崇山峻岭,却散落着此起彼伏的一众丘陵小山。故而无必要、也不可能修建单纯的线性工事,只能选择依山傍水构筑外围长墙,辅以星罗棋布的烽燧墩策应。

其次,吴国的对手并不来源于一个方向。除中原诸侯、江北淮夷外,宿敌越国居于南方,可通过河道直驱姑苏,而西侧是可以顺流而下的强大楚国。这才需要构筑立体化的多面网络,既能横向抵御正面冲击,也可以纵向提供有效且及时的预警机制。况且每座丘陵都相互独立,不会因一座山头的陷落而触发全线崩溃,完全符合《孙子兵法》的随地形应变原则。

吴国并无秦制 消耗民力水平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并无秦制 消耗民力水平有限

最后,春秋吴国尚无严格编户齐民制度,主体人口不必承担繁重的无偿徭役。只有沦为降虏的淮夷、邗人等群体,才会长年从事低报酬、重体力劳动。因此,国君难以长时间滥用民力,修筑耗时费力的伟大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吴国的整体防御思路,竟与后世湘军的战略战术十分相似。曾国藩为应对太平军的野蛮冲锋,同样以布阵结寨、亦攻亦守之法对抗。若对面是善于小股骚扰的捻军,则会在江淮地区利用水网与星罗棋布的圩寨构筑大范围防线。至于内部赖以维系凝聚力的基础--宗族,从某种意义而言正是是上古贵族的降维形态。

吴国的军事思维 被后世湘军所部分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的军事思维 被后世湘军所部分继承

可惜,彼时的吴国故地已不复当年之勇,只能任由湘淮团练和太平军拉锯蹂躏。唯有断碑残卷和乡言土语,还留着对“荆蛮”、“勾吴”的记忆残片。奈何终究如“风水墩”之类的断壁残垣,逐渐蒙尘于宏大叙事的沧海桑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