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村上春树,知道了菲茨杰拉德;因为菲茨杰拉德,深深爱上了《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讲述了盖茨比在年轻的时候,爱上了富家千金黛西。由于战争的关系,盖茨比离开了黛西。

可是在战争结束后,盖茨比并没有马上找黛西。他知道,只有自己变得富有,才能配上黛西。

所以他通过贩卖酒精和做赌场生意,迅速发了财。

而黛西却嫁给了贵族布坎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两人见面后,黛西被盖茨比的深情和富有打动了,决定与他在一起。

可是当布坎南揭穿盖茨比的“真面目”后,黛西退缩了。

最后是,黛西撞死了布坎南的情妇。盖茨比替黛西顶罪。

当情妇的丈夫找上门时,厚颜无耻的布坎南夫妇将责任全部推给了盖茨比。失了控的死者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

多年后,再看这本小说,却发现了一个大道理:不要为不该付出了人付出,自己是最珍贵的。

1、不要卑微地爱一个人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时,说道:

“见了他,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盖茨比对黛西的爱亦然。

书上这样描述盖茨比对黛西的痴恋:

“他深深知道,只要他亲吻这个女孩,让他那些无法言喻的梦想和他容易消失的呼吸永远地结合起来,他的精神就再也不能像上帝那样自由自在,无羁绊了。”

黛西就是他的女神,连梦想和呼吸都受到了她的羁绊。

还有就是盖茨比发财后,在黛西家对岸买了一套豪华别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的就是每天可以遥远地看着她,想象着她。

“他对着黑黝黝的海面,奇怪地伸出双手,而且尽管离他很远,我能看出来他正在发抖。我不由向海那边望去,但什么也没有看到,只见远处有一点微茫的绿光,兴许是谁家码头上的电灯。”

绿光是由黛西家发出的,看到绿光都能发抖,更不用说见到本人了。

为了黛西,盖茨比接近尼克。

为了黛西,盖茨比举办一场有一场的盛大聚会。

为了黛西,甚至可以牺牲生命。

可是结果呢,黛西为了保全自己,连葬礼都没有露面。

卑微到失去自我的爱情,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珍惜,都不要爱的人,别人怎么会爱你。

所以,当你的世界只有爱情,那么爱情也会失去滋味。

2、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盖茨比的悲剧是爱得太卑微,更是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

他天真的认为,黛西还是那个钟情于他的可爱少女。

他以为,只要发了财,就能重新拥有黛西。

他知道,他们之间隔着天堑

——阶级。

他以为,他的爱可以跨越阶级。

年少时,读这本书,对黛西的选择很迷惑:

明明盖茨比是真爱她,明明盖茨比要比布坎南有钱。

为什么黛西最终还是选择了布坎南。

哪怕布坎南并不爱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书中读到这个细节,我才恍然大悟。

当布坎南揭穿盖茨比发家的秘密后,盖茨比表现得很凶狠,仿佛他真的杀过人。

书上是这样描述黛西的反应的:

“这种表情消失之后,他开始激动地向黛西说话,矢口否认一切,为尚未有人提出的罪名辩白。但他说得越多,黛西越是听不进去,越是往后退得离他更远,所以他放弃了,只剩下业已死去的梦想随着午后时光的流逝继续在挣扎,还拼命地想要去触碰那再也不可企及的,还痛苦而又不绝望地想要追上房间对面那已经消失的声音。”

盖茨比固然有钱,黛西固然是爱钱的。

但是黛西是贵族,在她所受的教育里,贵族即使没钱了,也是尊贵的。

穷人即使有钱了,也是暴发户,是受贵族歧视的。

她不可能嫁给一个暴发户。

所以布坎南坚信,黛西是不会跟盖茨比走的。

“癞蛤蟆终究是吃不上天鹅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盖茨比不是不知道这点。所以他不断地编造谎言,来包装自己。

比如,说自己是牛津大学毕业。

又比如,谎称自己的财产是继承来的,自己来自某个有势力的家族等等。

但这些依旧改变不了,人们对他的鄙视。

他举办盛大的宴会,人们在这里花天酒地,肆意浪费。人们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对这个主人却充满了疑虑猜忌甚至诋毁。

他的豪华别墅在西卵。这里虽然富有,但仍不能和东卵的贵族气息相媲美。

人们在夸赞别墅的富丽堂皇,心里却在嘲笑主人土味的审美。

盖茨比永远没有办法融入上流社会。

虽然他付出了常人没办法想象的努力。

但是命运是不公平的,有些人一生下就能拥有的,有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

即使拼尽全力。

所以,当他的“真相”被揭穿,黛西在心里已经做出了选择。

可悲的是,盖茨比并不想承认这一点。

他还是在黛西撞死人后,为她顶罪。

3、莫让执念毁了一生

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是病态的。

或者说是一种执念。

在盖茨比与黛西重逢后,他就发现了黛西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她虚荣的样子,一度让盖茨比迷惑。

“那天下午,黛西肯定有不少地方让他大失所望---倒不是说黛西本人有什么缺点,而是因为他把黛西幻想得太美好。这幻想超越了黛西,超越了所有事物。他这几年的心血全用来创造这个幻想,不停地为它添砖加瓦,将他遇到的一切美好东西都用来修饰它。”

他为黛西付出了太多,放弃就意味着以前的努力,全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五年来,为了黛西,他做了很多:

他制定了一套严谨的作息时间表和总体目标:

“绝不浪费时间去沙福特家或者(某个姓,字迹看不清楚)
绝不吸卷烟或者嚼烟叶
每两日洗一次澡
每周读一本有益的书或者杂志
每周储存五块钱(划掉)三块钱
更加孝顺父母。”

每次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这么严以律己的好男人,为自己的幻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盖茨比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正如书中结尾处说到:

“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看完作者简介,更是唏嘘:作者的经历和盖茨比是如此地接近。

菲茨杰拉德,美国文学“爵士时代”代表人物。

1922年菲茨杰拉德带着妻儿搬到了长岛——纽约豪宅云集之地。

本来幸福美满的一家,因为妻子的挥霍无度,而后又精神失常,而困窘不堪。

菲茨杰拉德更加日以继夜的写作,来弥补漏洞。

最后感染疾病,逝世。年仅44岁。

看完盖茨比的一生,为他的勤勉努力而感动,为他的痴情付出而不值,为他的自我麻痹而痛心。

我们这一生,要用力地活着,用心地爱过。

如此,最好!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