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八路军129师政委,或许很多人只能想得起邓公,毕竟“刘邓大军”就起源于此,名号太过响亮。

但其实129师的首任政委是张浩,这也是一位曾在党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只不过他身体不太好,1938年初就已病倒,中央这才另择人选。

而129师政委职务刚刚空缺出来时,邓公也并非第一个得到推荐的人,是毛主席接连否定了三位候选人,这才有了我们熟知的结果。

当张浩离开部队时,刘伯承最早出推荐,希望让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接任政委。从各方面来看,徐帅绝对是有资格担任的,为何主席却没同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徐帅,很多人都对部队改编时的一些决策感到不解,明明129师是以原红四方面军为基础组建的,为何昔日的总指挥没能当上正师级的职务呢?

这个问题其实看看当初的部队成分就能找到答案,简单来说,虽然129师出自红四方面军,但已是完全不同的红四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延安后,为打通国际路线、获取苏联援助,原红四方面军就分为了两部分,一部是第9军、第30军及原红一方面军的第5军组成西路军,由徐帅带领发起西征。

另外一部是第4军、第31军,由朱老总、刘帅带领在黄河以东作战。

后来两部的战况,是非常鲜明的对比,西路军伤亡惨重,众多指战员牺牲、被俘,连徐帅本人都是靠化装辗转日久,才死里逃生回到延安。这时,他手中已没多少老部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边刘帅带领的两个军情况就好很多,尤其是山城堡战役的出色指挥,让刘帅成功树立起威信,获得广大指战员的拥护,逐渐开始掌握这支部队。

1937年2月末,西路军受挫的消息传回延安,中央抽调了红4军、红28军、红31军、红32军及一个骑兵团组成援西军,想要去接应徐帅他们。

然而刚行至镇原、平凉一带时,西路军被打散的消息传回中央,援西军的任务便改为就地驻防,收容西路军失散人员。

后来的八路军129师其在援西军的基础上改编的,很多人疑惑的129师既然是以红四方面军为主,为何师长由刘帅担任而非徐帅,原因就在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援西军的司令员是刘帅,后来担任129师师长属于自然而然的事。此时邓公却不在援西军中,而是留在红一军团,所以他跟刘帅搭档的时间还要往后延一延。

那个时期,一直协助刘帅工作的人是张浩(原名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兄),援西军政委、129师首任政委都是他。

张浩虽然现在名气不算大,但当年地位可相当高,他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为红军消弭了一场可能会爆发的“内乱”。

原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某曾在草地分兵时强行南下,妄自“另立”,造成的影响极坏。其率部在百丈关受挫,仍不肯放弃痴心妄想。

此事一天不解决,红军就要多面临一天分裂的危险。尴尬的是,国内同志的话,张某根本不听,所有人的心都悬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是从苏联回来的张浩,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直言共产国际已知晓中国的矛盾的并支持红一方面军。

这个消息让张某如遭雷击,当时他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共产国际身上,期盼对方能支持自己。张浩的消息让他明白,已无人支持他,遂消了歹念、取消另立,北上与中央会师。

凭借这一功劳,张浩就成了中央核心圈的领导,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选举出的11名军委委员分别是: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叶剑英、张浩、贺龙、徐向前。这些人凡是1955年参与了授衔的,都是元帅,能与他们并列,可见张浩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浩的能力其实也很强,最初在计划建立以太行山为核心的抗日根据地时,刘帅认为按照传统的游击战术可以对付日本人,张浩却提出要根据太行山及其周边的地形条件,创造山地游击战战术。

这个方法,在刘帅看来很有效,但很费时间,只是在张浩的坚持下,最终还是采用政委的意见。后来在与日寇的对战中证明,这些时间费得值,让我军减少了很多伤亡。

刘帅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还多次提起张浩,说他政治工作做得好,非常有主见。两人之间的相处也是极为融洽,若非张浩健康问题太严重,可能后面就是“刘张大军”了。

奈何啊,张浩1930年曾被反动派逮捕,在狱中他经受了两年的折磨,常常被铁棒打头。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他的头痛就发作频繁,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最终在1938年初,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就向中央打报告回延安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浩这一离开,刘帅是既当师长又当政委,根本吃不消,所以很快就向中央提出申请,希望能尽早派个人过来主持政治工作。

在报告中,刘帅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让徐向前担任政委,徐帅当时是129师副师长,又是这支部队的老首长,再次成为主官合情合理。

考虑到徐帅军事指挥方面更突出,刘伯承还有第二个建议,即让徐向前担任师长,刘自己去做政委。

中央机关收到后进行了讨论,周总理认为刘帅来担任政委比较好,便在会议上推荐第二个方案。不过主席却摇了摇头,表示两种方案都不认可。

大家面面相觑,有人接着说那不如让任弼时去吧,可马上就被否决。毕竟任弼时已是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实在分身乏术,也没理由降级,最终才选中了政治部副主任邓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毛主席没采用刘帅的两个方案呢?这个问题主席自己跟刘帅解释过:你和徐向前,都具有军事指挥上独当一面的能力。如果放在一支队伍里,那太浪费了。

这倒是实话,刘、徐二人都足以坐镇一方,硬凑在一起,确实属于资源冲突。抗战初期正是我军扩展迅速之时,到处都缺干部,更何况是这种有能力的大干部。

所以,主席着眼的是未来,后来也的的确确几次让徐帅去挑起大梁。1938年4月,冀南地方武装头目葛桂斋率部投日,我方根据地遭遇重创,陈再道紧急向中央求援。

组织随即派出徐帅,他到底以后迅速制定两大政策,一是抓主要矛盾,不跟其他武装发生冲突,二是主动找日军打几仗,且要赢得漂亮。

这两点做好后,当地百姓都知道八路军只是为了打日本人而来,群众基础很快就牢固,局势也稳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冀南好转后,山东又有了乱子,地方武装和主力115师难以形成统一指挥,导致迟迟未打开局面,徐帅随即又奉命入鲁。

他地位、声望都极高,山东各部皆听从他指挥,情况一下就好转,部队人数就迅速得到扩充,当时国民政府都称山东八路军“徐向前部”,可见他就是核心。

如果把徐帅留在129师与刘伯承绑定,虽然能使这一支部队更强,但就难以达到处处开枝散叶的情况。主席这一手妙用,确实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