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湘行漫记》·早春篇邀作家阎真与年轻人来一场双向奔赴,他带着两部“成长主题”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如何是好》来了,他带着一份独家的长沙心灵疗愈宝藏地图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真作家、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畅销20年的《沧浪之水》被网友推荐为初入职场必读,再版一百多次,被称为“当代知识分子心灵史”。由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岁月》,去年突然翻红,被网友考古出来观看。时隔20多年,作家再度推出聚焦青年人成长叙事的长篇作品《如何是好》,被称为“女版《沧浪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腌”在咸菜罐里的《沧浪之水》手稿

《沧浪之水》小说名出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小说以主人公池大为的人物塑造唤醒人们,选择“浊”的方案将始终承受心灵的煎熬,那么读者的选择会是什么?

作家形容自己的写作贴地而行,生活什么样,就怎么写。而阎老师的生活方式也十分贴地,谁能想到再版上百次的《沧浪之水》,其鼻祖手写稿,竟然被“腌”在咸菜罐里,阎老师储存文本资料的独特方式究竟有什么秘诀?难道是湖南人做坛子菜——要沤,小说也会在时间的作用下,发酵得愈加入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操心年轻人”是我的宿命

阎老师带方一漫游的路线,是一条他从小学开始就走的路,隐藏岳麓山中。小说里的“麓城”就是长沙,“麓江”就是湘江。作者把《如何是好》里许晶晶的成长,放置在长沙飞速迈进的十年,城市人口由七百万增加到一千多万,高学历人才占比走高,而“非985 高校毕业的许晶晶要想按照她理想的那样发展有多难,就可想而知了”。作者将时代变化的真实性刻写至深,他始终与青年站在一起,“我不是没有努力,我努力了,只是还没有成功”,在与方一的对话中,他重申着那些仍在跋涉的年轻人的心声。

青年的成长叙事,是中国文学自五四新文学以来不容忽视的一个写作主题。阎老师有一种湖南人关心公共事务的热忱,书写青年群体是他作为一名高校作家的自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沧浪,我们如何是好》,今晚七点半锁定湖南卫视、芒果TV,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