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真实事件进行虚构改编,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战争后,冯玉祥步入了其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

军事上,冯玉祥第二集团军总兵力超过40万人,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在全国五大势力集团中位居第二;地盘方面,自西向东冯玉祥控制着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以及山东,横断中国大地。

在西北,冯玉祥以孙连仲、刘郁芬、门致中、宋哲元分别坐镇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省,以此为大后方。在中原大地,以韩复榘、孙良诚分别坐镇河南、山东,作为进攻的铁拳,准备与蒋介石争天下。

以上,是1928底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的部署和战略态势。

清末以来,直到民国,西北甘青宁盘踞着著名的回马集团——马家军。

马家军是西北举足轻重的力量,势力横跨几省,绵延数十年,长盛不衰,直到1949年才被解放军连根铲除。

那么问题来了,冯玉祥统治西北时期,马家军何以自处?冯玉祥与西北诸马,是一种什么关系?

01

冯玉祥与西北诸马的关系,得从1924年讲起。

这一年,冯玉祥释放大招——倒戈,背刺长官吴佩孚,致使直系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战败。

事后,冯玉祥收编直系残部,势力迅速膨胀,国民军从7万人激增到20万人(含胡景翼、孙岳的国民二、三军),成为北方仅次于张作霖的势力集团,冯玉祥与张作霖、段祺瑞共同掌控北洋政府大权。

三巨头中,段祺瑞没什么实力,全凭辈分和老脸撑场面,张作霖实力最强大,冯玉祥次之,冯张斗争不可避免:军事上,奉军对国民军构成了包围态势,双方经常因为地盘问题起摩擦,政治上,张作霖与段祺瑞走得更近,两个老狐狸在权斗上把稚嫩的冯玉祥捏得死死的。

冯玉祥在北京越来越难以立足,只得向外发展,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沿京汉线南下,占领河南,二是沿京绥线西进,向西北扩张。

鉴于好兄弟国民二军胡景翼已向河南扩张,冯玉祥把扩张方向放在了西北。

虽然心有不甘,但老冯实在没办法,谁不想占领京津、直隶、山东、江苏等地,但这是老张的扩张方向,在打不过老张的情况下,只能含泪去西北苦寒之地。

参谋长蒋鸿遇安慰老冯:去西北也好,多留几条后路,以防不测。民国以来,无人注重甘肃,其实甘肃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实为重要战略之地,如若再与陕、热、察、绥连成一片,可称西北半壁天下。

1925年初,段祺瑞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督军(开府张家口),冯部一号大将张之江为察哈尔都统,二号大将李鸣钟为绥远都统。鹿钟麟所部驻北京,刘郁芬所部驻包头。

这个部署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冯玉祥获得了察哈尔、绥远地盘,打通了进军西北的道路,二是刘郁芬所部将以包头为前进基地,是这次进军西北的主力。

所谓进军西北,其实就是进军绥远、甘肃,原绥远都统马福祥见国民军来势汹汹,乖乖交出了地盘。

甘肃情况复杂一点。

1928年之前的甘肃,包括今天甘肃全部、宁夏全部、青海东北部以及新疆若羌县东南部,幅员之辽阔,在内地十八省中位列第一。

原甘肃督军陆洪涛老迈多病,控制不住局面,甘肃政治格局是“甘肃八镇,回汉各半”——甘肃有八个镇守使(小军阀),回族汉族各一半。

八个镇守使分别为:宁夏马鸿宾、凉州马廷勷、甘边宁海马麒、甘州马璘,河州裴建准、肃州吴桐仁,陇南孔繁锦、陇东张兆钾。(四个马姓是回族,其他是汉族)

显然,冯玉祥进军西北的主要障碍,就是陆洪涛所部及八个镇守使。

02

单论武力,甘肃所有军队加起来都不是冯玉祥的对手,但战争从来不是纸面上的数据对比。

从张家口到甘肃,沿途几千里都是贫瘠之地,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大军如何补给?

西北诸马在甘肃经营多年,如果他们抱团对抗国民军,事情会很难办——一路打过去消耗太大,是下下策,而且,国民军也不可能全部调去打甘肃,那样其他场子还要不要?

冯玉祥这次表现得很智慧,他找来马福祥、马邻翼两人,轻松解决了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