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有六大技术“新鲜出炉”,标志着我国科技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都有哪六大技术呢?

人造太阳

太阳是万物之源,是能源之“源”,它是为地球提供了巨大能量,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极大部分都和太阳有关系,没有了太阳,基本就不会再有新生命。

2023年4月14日晚9点,我国的“人造太阳”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人疑惑了,这是什么意思,这个“人造太阳”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简单来说,是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建造出一个可以控制并持续反应的核聚变装置。这个装置有什么好处呢?

看“人造太阳”的定义,它是和“核聚变”有关的。在《三体》中,太空飞船就是靠核聚变发动机飞向宇宙。这项技术研究好了,人类去宇宙中环游都不是梦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人造太阳”技术还有一个重点内容,是“高约束模式”,这个内容将会为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提供坚实的物理基础,这种核聚变发电模式不会给地球造成环境污染,人类也能逐步实现能源自由。

载人登月发动机

太阳为地球提供了能源,月亮则是守卫地球的护卫。

人类对月球非常向往的,苏联是第一个登上了月球的国家,美国是第一个让人类登上月球的国家,而我国对月球的探索也一直在稳步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已经完成了第六次试车,发动机累计试车时长到达了3300秒。

载人登月的发动机燃料采用的是先进的液氮煤油,推力能到达130吨级,还应用了许多新的材料、工艺和技术,将运用在我国的负责“载人登月任务”的“长征十号”的助推器和芯一级上。

按照目前的计划安排,在2030年前,我国就将实现载人登月计划,随后会在月亮上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距离2030年还有6年时间,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F-22超高速风洞

神秘“南天门计划”真的存在吗?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官方的解答,不过,我国似乎真的在干大事,怎么说呢?

2023年6月初,我国宣布已经建成了“30马赫超高爆轰驱动高超音速激波风洞JF-22”,这是什么呢?

先来解释一下“风洞”,在地面上,飞行器没办法飞行,或者是这个飞行器还研发出来,但我们需要获得一些数据,便只能先做一个模型出来,再建造一个能产生高速气流使模型飞起来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叫做“风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句行话叫做“一代风洞一代飞行器”,风洞是飞行器的摇篮。

我国自主研发的这款JF-22,能模拟在高空中最大30马赫的飞行条件,甩了美国一大条街,美国的LENS风洞最高只能模拟15马赫的飞行环境。

30马赫是什么概念?17级的台风中心风力是65米/秒,30马赫超高速风洞内的风速可以达到10209米/秒,姜宗林专家打过比方说,假设制造出来高超声速飞机,能有5-10倍的声速飞行,那么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达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研发之初,我们就说了JF-22风洞主要是围绕“天地往返”系统展开的,未来将运用在航天器发射、卫星发射等方面,我国也可以基于JF-22风洞,研制出各类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空天飞行器。

简单来说,“南天门计划”可能不是梦,是有可能实现的。

玲珑一号

电,是我们现代生活离不开的一大能源,别说断电一天了,就是手机没电几分钟都足够我们着急上火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玲珑一号”有一个外号,叫做“核能充电宝”,它是全球第一个陆上商用的模块化小堆。2023年9月底,“玲珑一号”全球首堆环调85T钩头已经全部完成了荷载试验,满足了可用条件。

“玲珑一号”有什么作用?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从它的别称来看,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发电。核能发电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能降低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玲珑一号”预计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52.6万户家庭一整年的生活需要,同时,它还具备了海水淡化、城市供热等功能,能适用在海岛、园区、矿区等场景中。

要是使用“玲珑一号”发电,每年大约能减少88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每年种植750棵树,还能减少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耗,对我国的核电事业有重大意义。

目前,“玲珑一号”还在建设中,当它建成后,我国还计划将它推广出去,让一些海岛国家也能利用“玲珑一号”淡化海水,解决淡水资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大型豪华邮轮

上述内容都是核电、飞行器之类的,制造大型邮轮也算一大技术吗?

以前,全球的大型邮轮订单都是被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芬兰给垄断的,就连美国都分不了一杯羹。

2019年,我国开始建造第一艘大型邮轮,准备摘下“造船行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底,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个目标,第一艘国产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出发,进行第一次试运营。

“爱达·魔都号” 被誉为移动的“海上现代化城市”,高16层,共有2826间舱室,囊括了特色餐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剧院和水上乐园等等,能够容纳5246人。

“爱达·魔都号”出现,标志着我国成为了全球第5个有能力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对我国在造船业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麒麟芯片

华为前些年被美国打压制裁,限制台积电等企业给华为的芯片代工,还强迫欧盟各国不许用华为的通信设备,导致华为陷入了困境之中。

可在2023年夏天,华为狠狠反击了美国,让美国沦为了世界的笑料,那句“美国制裁了寂寞”背后是华为上千个日夜的努力,华为用实际行动证明,哪怕没有美国的技术,我们依旧能生产出不错的产品。

彭博社与美国科技咨询机构TechInsights为了证实华为突破美国制裁的事实,还曾合作拆解了一部华为的新手机,确认了华为使用的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7纳米芯片,正是我们被美国“卡脖子”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用大公报报道的一句话,“华为作为中国应对美国打压的一面镜子”。他给了美国响亮的一巴掌,只是可惜,美国并没有从这一掌中悟出什么,还是继续那些错误的选择。

参考资料:
[1]国家能源局 《小身躯、大用途 玲龙一号不只是核能“充电宝”》 20210918
[2]澎湃新闻 《领先美国20年、创造30马赫纪录的超高速风洞,出自这支中国团队》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