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4岁张大千,看上女儿14岁的闺蜜徐雯波。徐雯波红着脸问:“伯父,我拜您为师学画行吗?”哪料,张大千却说:“不用拜师,做我太太,我就教你学画。”
“雯波,你要来我家玩吗?”两个穿着旗袍的明媚少女,牵着手在街道上闲逛,其中一个面上带笑,向另一个小姑娘发出了邀请。
“这……可以吗?会不会打扰到伯父啊?”从面上的表情不难看出,小姑娘很想去友人家做客,但是出于礼貌,她不知道自己贸然前来,会不会对朋友的家人造成困扰。
“这有什么可打扰的,我就跟我爸妈说不就行了。”小姑娘满心满眼都是明天的闺阁小聚,殊不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爸爸,明天我想邀请朋友来咱家玩,可不可以嘛!”女孩撒娇似的,衬着父亲的袖子,言语之间满是亲昵,看得出来这姑娘绝对是家中最受宠的千金。
“行行行,你想让谁来家里玩儿都行!” 回话的中间男人留着长长的络腮胡,看起来颇有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可他身上的衣服却干净又妥帖。
说话的中年男人正是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而牵着她的手放肆撒娇的就是他的女儿张心瑞。
张心瑞的女学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徐雯波,二人年纪相仿,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每天都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徐雯波很喜欢中国传统绘画,得知张心瑞就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女儿后,更是由衷的产生了几番亲昵之情。
于是乎,终于有机会前往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的少女,好好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找了一身最漂亮的旗袍,想要给友人的家人留下好印象。
哪曾想她这个印象留的实在太好了。
44岁的张大千身上带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放在今天咱们或许会称之为艺术家气质,民国时期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别潇洒的文人风骨吧!墨绿色的长衫搭配普通草帽,都能被这位中年人穿出一种肆意的风格。
徐雯波看着张大千,只觉得眼前的身影与想象中的影子渐渐重合,最终拼凑出来了一个完整的人,心中的崇拜之情再次加码。
她在打量张大千,张大千也在打量面前的这个14岁少女。
女孩是精心打扮过的,站在那里就好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自家女儿心瑞平常被宠惯了,很少会在父亲面前露出这种小女儿姿态,这也就显得徐雯波的神态格外撩动张大千的心弦。
往日里女儿擅自闯入画室,也少不了挨他一顿数落,徐雯波的不告而入,却只让他觉得欣喜非常。
他一改往日作画时的严肃面容,领着两位少女,一点一点的参观画室中的那些画作,性质上来了,甚至会直接讲解一番,做出了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
女儿心瑞还天真的认为,自己的父亲就是给自己面子,哪曾想。44岁的中年男子,竟然会如此为老不尊。
民国时期的这群文人,一向是讲究自在随心,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现代生活中的道德观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单薄的和清水一样。
30岁的年龄差在张大千眼中根本不算事儿,徐雯波从家中离开之后他依旧忘不了少女的倩影。
在张大千的刻意纵容下,徐雯波成为了张家的常客,二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亲密。
某一天,徐雯波终于提起勇气想要向朋友的父亲拜师学艺,哪曾想张大千却提出:“我不收徒弟。”
徐雯波还没来得及悲伤,第2段话直接打得她措手不及:“你想学画不需要拜师,做我的夫人就行。”
这段特别的感情在二人的纵容下不断发展,张大千的女儿心瑞哭也哭过、闹也闹过,却完全无法拉开父亲与朋友越来越近的距离。
好在徐雯波的姑母也不看好这段爱情,十几岁的小姑娘还没有领略过世间繁华,如何能够真正的意识到什么是爱情呢?究竟是真爱还是哄骗还得交给时间。
然而一次意外却让徐雯波坚定了自己的情感,日军空袭之下,张大千紧紧牵着徐雯波的手,将她送到了徐雯波姑母家的防空洞,吊桥效应之下小姑娘彻底沦陷。
1947年,张大仙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婚礼,年仅18岁的徐雯波成为了他的新娘,而那一年他已经49岁了。
婚后二人彻底将舆论放到了一旁,潇洒的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张大千离世之后更是将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了年轻的妻子。这段感情或许在世俗的眼中太过不可理喻,但是婚姻之中的二人甘之如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