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第十二届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交流推进会(以下简称交流推进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律师代表、媒体、尘肺病农民代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到场参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流推进会上,大爱清尘公共政策研究院公开了尘肺病农民现状新发现、90后尘肺患者画像及本年度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相关建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尘肺病农民保障机制、职业健康与尘肺病康复进行讨论。

大爱清尘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钟欣美,在会上分享最新尘肺病农民生存状况调研结果。

钟欣美介绍,尘肺病农民家庭2023年的年平均收入为22392.47元,虽然相较于2019年的平均收入20639元有所增长。但在支出上,2023年他们的年平均总支出为46091.05元。相对于2019年的开支平均情况29995元明显增加。受访者中有八成的家庭在2023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她表示,调研同时发现,在“大爱清尘”调研的15个地区中,18项尘肺病专项政策有5项政策已经废止,4项政策在实施上存在力度减弱、补贴迟发的情况,仅3项政策依然实行。在国家政策的各省制定落实中,门诊慢特病政策仅陕西、福建、贵州、湖南在全省范围内,将“尘肺”纳入了门诊慢特病。

此外,钟欣美还分享了关于90后尘肺患者的专题调研成果,90后尘肺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分布广、病程进展快的特点,同时,他们的职业健康意识依然落后。“90后尘肺患者有三座大山,分别是就业歧视、婚恋歧视、尘肺病污名化。”

北京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方晓星在会上介绍,由于劳动保护措施缺失、用工制度不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低等原因,本应享受工伤保险保障的尘肺病农民工,成为了一个特殊的“三无”群体,面临生命健康危胁和无充分保障的困境。

会上,方晓星指出,为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大爱清尘”准备了五份建议案,其中包括取消“职业性尘肺病”定义原则、建立尘肺病患者救助保障中央专项基金、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联席工作机制、新型粉尘行业及作业工种职业健康保障以及尘肺病康复站建设五个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疾控中心主任 医师雷杰亦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发言。雷杰认为,尘肺病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就是由于监管主体不明朗。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明确职责。职业健康究竟是由卫健委还是疾控中心主管?没有主管责任就无法落到实处。

作者注意到,从2012年至今,“大爱清尘”已经动员百余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尘肺病农民问题建言献策,累计提交建议案共94份。

此外,作者从会上获悉,自2011年6月15日至今,“大爱清尘”累计帮助尘肺病农民十三万人次。截至2024年1月31日,累计救治尘肺农民16711人次;累计发放制氧机8659台;累计助学18846人次;定点合作医院40家;建立康复中心(站)14家。

作者:庞大朔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图片系依据公开资料整理。本账号为公共账号,仅为实时使用者“业余写稿”提供发布便利,所发布内容不代表本账号观点与立场,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该账号系社交平台“个人自留地”,言行与工作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