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提到“逆袭”,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就是刘备了。从织橱履席开始,一步步建立起三分天下的江山,刘备可谓是草根最成功的“逆袭”。

那么,刘备成功的密码是什么?权谋?运气?还是人脉?其实都不是,最关键的,是“人心”。正如后世评论指出的那样,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

刘玄德深谙人性,善解人意,这才得以在绝境中翻盘,最终达成心愿。那么,刘备到底是如何运用“人心学”逆袭的呢?且听下文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草莽英雄的转型升级

20岁出头的刘备刚放下织橱履席,便四处云游,结交豪侠。他性格刚烈,喜欢打抱不平。有一次,刘备带人打了个富户,被官府通缉,刚好遇见黄巾军起事,他就带人去讨伐黄巾军,立下不少军功。

可就在与黄巾殊死搏斗时,刘备不幸负伤,险些丧命沙场。多亏同袍用牛车将他救下战场,这才保住性命。此后,刘备靠军功被任命为中山县安喜尉。

刘备刚上任没多久,读书人陈登就劝他要趁乱立功立事。但刘备心高气傲,没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四处打抱不平。直到徐州牧田楷上任,刘备这才开窍,意识到自己必须靠实际行动来树立威望,获得荣耀与地位,否则难以为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开始积极结交各路豪杰和将领,广交朋友。为了获得资源支持,刘备并不惜鼓吹他自己的血统——自己是汉景帝的后裔,正宗的皇室血脉,理应得到天下人的拥戴与支持。

通过这些行动,刘备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声名鹊起,纷纷有人来投奔。而在此期间,刘备的内心也在悄然变化——看着这乱世,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匡扶这个几乎散架的汉室江山!

人心可否逆袭?——这种念头愈发强烈。然而要如何实现这一雄心壮志呢?刘备并没有太好的头绪。直到有一天,刘备忽然记起,当年刘邦不也是从一介草莽小卒起家,创建汉朝统一天下的吗?对啊,自己不也可以像当年的刘邦老先祖那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刘备开始细细研读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将他视为自己一生的标杆。刘邦当年凭借什么赢得天下的呢?仁政、不屈不挠、爱才、顺应民心......这些方法对自己同样适用!

基于这样的考量,刘备开始有意识地仿效刘邦,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塑造自己的形象,树立正统汉室后裔的人设。比如,他开始实行仁政爱民,体恤百姓疾苦;再比如,他屡战屡败却从未放弃,始终坚持复兴汉室的理想......通过这些举动,刘备成功复制了当年刘邦的人设定位,树立起汉室宗亲的形象,赢得了各方人士的支持与拥戴。这为他后来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旗帜鲜明区别对待

刘备深知,想赢得支持就不能模棱两可。所以他态度鲜明,对人分明,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正直善良者,刘备对他们慷慨仁义。比如对于百姓和手下,刘备可以怜悯体恤,即使自己处境艰难也会保护百姓安全。这让很多人甘愿为他赴汤蹈火。

还记得那次樊城百姓慌不择路跟随大军逃亡,队伍行进缓慢,随时可能被追兵赶上。刘备的谋士建议先行保全实力为上,可刘备坚持要把这十几万百姓也带走。在危急关头,他没有丝毫怨言,只是自责没有保护好百姓。这种大爱精神,让原本跟随的人们更加死心塌地,也感动了沿路百姓,纷纷前来投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类则是奸佞小人,刘备对他们隐忍忍让。比如面对曹操,刘备从不低头,与之周旋应对;面对袁绍,刘备更是态度冷静,让袁绍无计可施。

还记得曹操设计请他喝酒,质问他在徐州的失利。刘备不卑不亢,变脸不变色应对,让曹操没招。之后又两次因为关羽战功被袁绍赐了死刑,刘备都能信心十足地脱困。能做到这点,靠的正是他深谙权谋,能屈能伸的处世智慧。

通过这样鲜明的旗帜,刘备赢得了各方支持。比如刘表死前托孤于他,陈登父子多次相助,孙权的母亲甚至还为他说情。都靠的是刘备这种与众不同的气度仪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跟随时势凝聚人心

如果说刘备的仁义博得个人支持,那么他顺应时势凝聚人心的手段则更为高明。每每天下大乱,刘备总能准确抓住民心所向,与老百姓站在一起。这给他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比如刘备在平原当官时,遇到饥荒的百姓加入了盗贼,刘备既严打盗贼,又救济百姓,更是与百姓同甘共苦。百姓们都被他感动,纷纷前来投奔。

当时平原连年战乱,百姓们都被饿得换了骨头。刘备上任后不久,就遇到了一批饥民暴动,加入了山贼,四处抢劫。刘备带兵严惩其中为首的几个,但也体恤百姓艰难,广布政策安抚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征讨山贼的同时,他还拿出自己和部下的俸禄来赈济百姓。更难得的是,每次设宴也会让士兵们同席就坐。这样的情怀与作为,让很多百姓对他刮目相看、无力拥戴。

再如后来荆州曹操来犯,百姓们害怕屠城,于是想跟随刘备逃跑。此时速战速决可以保全实力,但刘备还是慢慢带人走,先保百姓安全。看到老百姓们跟随自己离乡背井又伤心又害怕,刘备红了眼眶,自责没有保护好他们。这种令人动容的举动让很多人看在眼里。

正因为如此,虽然刘备屡败屡战,但每每他的队伍遭遇重创,总有新兵源加盟,让刘备可以再度壮大实力。无数人甘愿跟随刘备经历生离死别,东征西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顺应民心站在高处思考

如果说前面两点是刘备积极运用人心的体现,那么顺应民心则是刘备主动站在高处去体察民心的结果。简单说,刘备总是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他会考虑百姓的疾苦与艰辛,保护百姓的安全与利益。这让他获得了普遍拥戴。

比如在逃亡过程中,刘备会为百姓生离死别而痛哭,会顾全大局保百姓平安。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候,刘备也没有丝毫怨言,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百姓的期待。

还记得新野被攻陷的时候,刘备带领百姓和部队突出重围。可就在渡河时,部队行列被冲散,许多百姓失去了依靠,只能在江边哭哭啼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在船上回头一看这情形,顿时痛哭失声,痛斥自己没能好好保护百姓。旁人劝他别自责,但刘备坚持要为百姓的遭遇负责。这样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让勤王部队们由衷拥戴他为主公,誓要跟随他东征西讨。

正是这种大局意识和高度责任感,让刘备获得了“玄德”的美名。老百姓们也由衷拥戴他为主公,身体力行跟随他经历生离死别,东征西讨。人心,最难捉摸。但刘备恰恰抓住了它的脉络。也正因此,他从草根走向人生巅峰,逆袭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刘备当年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敏锐地抓住了当时的民心所向。而我们今人要胜人一筹,也必须顺应这数字时代的潮流,方能向未来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