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 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蛰虫惊而出走,故曰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仲春的开始。

惊蛰节正处乍寒乍暖气候,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的依据。

“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到,农业春耕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候桃始华

传说雷电在秋天藏入泥土,春耕时农民一锄地,雷电就会破土而出,于是,一声惊雷唤醒所有冬眠的动物,这就是惊蛰。惊蛰一候桃始华,桃花要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候仓庚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就是黄鹂鸟,也叫黄莺,此时可闻新叶间歌声入耳,鸟鸣婉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候鹰化为鸠

鹰每年二三月在巢里繁殖,天空不见了踪影。只有斑鸠或布谷飞出来,古人以为是鹰变成了鸠,故作此候,意喻万物从新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炒蝎豆

这天,照习俗人们要“吃虫”,即把黄豆、芝麻之类的谷物放在锅中翻炒,发出噼啪清脆的声音,象征虫子受热挣扎的过程。炒熟后家人分食,寓意庄稼不生害虫,无病无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食梨

所谓“惊蛰吃梨,疾虫远离”。惊蛰时节,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可生津去燥,缓解因天气干燥引起的外感咳嗽。除生食外,也可煮水,榨汁,蒸烤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祭白虎

传说白虎为是非之神,在惊蛰这天会出来觅食,于是便有“祭白虎”的活动。

画一张黑纹黄毛的纸老虎,口吐獠牙,拜祭时将涂有猪血的肥猪肉抹在老虎嘴上,寓意“油水吃足,不再搬弄是非,引小人兴风作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祛疫

惊蛰一日,春雷一响,长虫出洞,四处觅食。是日,人人手持艾草、熏香,游走家中四角,以气味驱赶蛇鼠害虫,以消时疫霉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开始频繁。此时,“春捂”不能忘,保持微微出汗,以帮助抵御渐退的寒气,有助于气血流通,顺应阳气的升发。

惊蛰养生,应多食新鲜时令果蔬,主食宜清淡忌油腻。作息早睡早起,多走动,忌久坐。

需留心季节性的高发传染病,饮食清淡为好,可多食糯米、芝麻、豆腐、乳品等,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果蔬,提高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蒸梨食疗

惊蛰回暖,阳气升腾,物候干燥,容易口干咽痛,咳嗽淤痰,可吃梨来去火安神,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清热养生

用菊花、枸杞子、莲子心、胖大海、陈皮、甘草,各取适量冲饮,春季常饮此茶能够到达补养肝脏、补脾润肺、清解里热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是万物新发的一天,阳光、雨水、空气和心情,都是新的。在这个全新的开始,愿你的心里装一个桃花源,无论怎样的境遇,都对生活充满热爱。在这个人间最美的时节,用最美的姿态,遇见最好的自己!

( 说明 :文中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