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光派研究院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无疑是近两年的绝对热点,从最初的文本交互和绘图,到近期高质量的视频生成,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高歌猛进。

面对AI生成的足可以假乱真的图片和视频,不少人类创作者已经有了危机感,然而,专事老年人诈骗的罪犯们反倒从中嗅到了商机,有道是“只要思想肯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一次,得到了AI这把利剑的骗子们,正用它狠狠地收割老年人口袋里的养老金。

长辈的衰老焦虑,骗子的衣食所系

运用AI技术的诈骗棘手在,它的目标群体绝大多数对其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Midjourney AI生成内容

我们先用AI随意生成一幅图像来举例。熟悉AI技术的年轻人当然可以一眼就分辨出这张图片是AI生成的——不合理的光影与背景虚化,过分光滑的皮肤,僵硬的笑容……可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他们没法很好地分辨AI生成图片与真实照片,这无疑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一旦老人信以为真,自然就会好奇这些图片里的人是如何做到满头银发依然精神矍铄且肌肉线条优美的,同时给他们制造“同辈压力”——图片里的同龄人还在健身房举铁,自己却感觉身体机能明显下降了,是不是自己在养生方面落后了太多?

接下来就理所当然是流量变现环节,在积攒到足够数量的粉丝之后,这些骗子便以“个人分享”的口吻开始带货他们的小作坊保健品,有了AI图像“眼见为实”的疗效,加以用户自身的衰老焦虑,其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至于他们想要兜售的产品呢?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推广,其质量可想而知,大概率是天价买来淀粉胶囊,回家的子女看到了只能徒然叹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小红书诈骗一例,流量颇高,该账号现已被平台永久封禁

AI时代,人均“画皮”

古语有言:“知人知面不知心。”但这话放今天已经过时了,因为你所见的“面”都未必是真的。

对当下的AIGC引擎而言,模拟发言者的音色与口型已经是基础中的基础,完全可以做到真假莫辨。

类似的引擎已经不胜枚举,任何人只需要稍加学习几分钟便能批量制作此类视频,成千上万个数字人形象任君挑选。

技术本身只是工具,但这项技术落到骗子手里,又变成了他们的凶器。

你也许刷到过(或者被长辈分享过)这样的短视频:一个衣冠楚楚的外国长者在分享心灵鸡汤,但说的内容却像是从中文机翻至英文的,如果懂英文的话,能发现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语法错误。

又或者干脆直接说起了中文,扮演“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所发布的视频除了心灵鸡汤外还会时不时感慨一句“中国真是太厉害了!我爱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找出中老年人感兴趣的内容,批量炮制此类视频,比如部分中老年人热衷于“提升自己”,短视频平台上随便一搜就有大量的“洋文名+思维”,“洋文名+认知”这类帮助他们“提升认知”的账号。

无一例外,所有此类账号的视频都是一个数字洋人对着镜头念稿,粉丝却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粉丝们的认知最后也许确实被提升了,但不是以他们想要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们无从得知这些账号实控者的其人其面,却不难揣测其司马昭之心。在积攒到足够的目标年龄段的粉丝之后,他们就会开始带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上图这个账号的几个置顶视频,便有链接导向了叶黄素、维生素E等保健品,不过通常而言,由于购买渠道就是短视频平台,平台对商品有监管义务,所以这些产品的价格与质量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不过,上述途径购买的产品仍存在以次充好或未严格遵守监管要求的现象。

根据我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药品、保健食品与食品有严格的划分规则,只有经审批的产品才可以使用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识[1],依规定,未经过该审批程序的产品不能宣传其具有任何健康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某账号为例,首页销售的产品均没有通过保健食品“蓝帽子”认证,仅取得了食品的生产许可,严格来说,这些产品都不过是压片糖果罢了。

这类账号固然有其社会危害,但由于整个销售过程都在台面之上,监管之下,价格也相对低廉,还不致使人倾家荡产。真正的镰刀,藏在台面之下,阴影之中。

神医呼叫转移

读者朋友们也许还记得前些年在电视上肆虐的“神医”系列购物广告,广告中的“神医”(多为演员)身着带着刻板印象的民族服饰,用同样的话术“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兜售他们的高价伪劣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随着监管的完善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式微,这类电视广告也渐渐销声匿迹,但骗子们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而是转移到了一个个老年健康微信群中。他们通过包括短视频在内的公域平台吸引流量,并引导到自己所谓“养生知识讲座”群中。

这类养生群往往有位遍身光环的“名师”坐镇,虽然细究起来似乎每一个头衔都荒诞不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36氪[2]

割韭菜的第二步则是开始“授课”,且“名师”的严厉程度不下于中学老师,不仅课后需要上传学习笔记,分享学习心得,连续没按时听课还会被移出群聊。此外,“学业有成”还会被点名表扬。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易盲信的对象已经被筛选出去了,剩下的都是把假名师当真权威,言听计从的“好学生”,殊不知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已是待割的韭菜。

接下来又是我们熟悉的“三二一上链接”环节,不过这次没有了正规渠道的监管,骗子可以把寻常的保健品售价翻个十倍,或者干脆销售假冒伪劣药品,流毒之巨,不言而明。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工智能作为先进生产力,在衰老医学与智能养老方面大有可为,理应增进老年人的福祉。可工具本身并没有道德判断,AI落入用心险恶之人手中,便成了为害老年人的帮凶。

就医学界当前所取得的进展来说,这世上并没有什么一经服用就能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健康的心态与生活方式,要比任何已知的补剂都更有助益。

面对衰老,焦虑与恐惧不仅有害无益,还可能成为诈骗犯的垫脚石。

惟愿此文能帮助更多的老年朋友学会分辨AI生成内容,在科学养生之路上行稳致远。倘有一二人能因此文免于居心叵测者的圈套,愿便足矣。

—— TIMEPIE ——

我们不是必须随着时间流逝而变老”,这里是专注“长寿科技”科普的TIMEPIE,为您带来最前沿、最热门的抗衰资讯。全国首个“长寿极客联盟”招募中,定期线下沙龙、抗衰主题实践(冥想、轻断食)、环球抗衰之旅(健康长寿中心、衰老研究所)等你解锁!感兴趣的读者欢迎小窗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来源: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2号)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__2016年第14号国务院公报_中国政府网.
  2. 氪星研究所. (2024, February 11). 卧底老年养生群,我发现了骗子的圈钱套路和反制方法_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