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万物长”,惊蛰用沉默一冬的力量,唤醒了春日的新生,大江南北陆续呈现出一派春耕的忙碌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大家都只听说惊蛰之后万物苏醒,却未曾想还有惊蛰吃梨的传统习俗吧,说实在,小编也是第一次听说,究竟为什么吃梨呢?下面从科学角度为大家一一解读,揭秘古人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首先从节气来看,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冬天的寒意逐渐消退,风里渐渐有了春天的气息。且这段时间正是梨树开始开花结果的季节。

因此,古人把惊蛰和梨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吃梨有助于驱除寒气,促进身体的活力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从梨本身来看,“梨”谐音“离”,仲春时节,乍暖还寒,这段时间极易生病,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同时对于庄稼而言,远离虫害也很重要,这里意在让虫子远离庄稼,获得丰收年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养生角度讲,这段时间需要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才能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而梨恰恰有其功效。不仅如此梨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素等。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这段科普,大家应该都明白为什么吃梨了吧!话又说回来,中国有24节气,其他节气吃什么呢?相信大家和小编一样好奇,小编整理了24节气一些地方的习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春——春卷

这一天有“咬春”的说法,通常会吃春饼、吃春卷。立春吃春盘也叫“咬春”,是立春时人们迎接春天的方式,寓意着迎春接福,新年新气象。春卷讲究从一头吃到另一头,寓意有头有尾、阖家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水——荠菜,罐罐肉

雨水时节,温度开始回暖,降雨量会逐步增多,俗称“倒春寒”,人们不应急于减去冬衣,还需要注意保暖,在饮食上要少食生冷之物,以免受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水时节,人们常吃春笋、爆米花、八宝粥等。北方地区有一些会龙须饼,在川蜀地区,这天女婿要登门拜访岳父母。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带自己做的一罐肉回娘家,也叫“罐罐肉”。用红纸封住罐口,饱含着子女对老人的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梨

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可以看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分——吃春菜、立蛋

春分时节,野生春菜长势凶猛,春菜就是“野苋菜”,祖先们于是开发出“春分吃春菜”的传统,

除此以外,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春祭等风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祭这天,古代人们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青团

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用草头汁做成的青团,是清明时节最流行的味道,其色如碧玉,软糯清甜,形色兼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寄托了人们在清明、寒食节对先贤的纪念之情,是具有中国古典特色及文化内涵的特色食品,而青团的“团”字又有团圆、团结、圆满的寓意,有中国传统文化托物咏情,遥寄相思的含义。

谷雨——香椿

谷雨前后,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此时的香椿最鲜嫩,营养价值高。部分地区有摘谷雨茶、走谷雨、吃春、赏花等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谷雨食椿,又名“吃春”,也有告别春天之意,南方地区会有喝谷雨茶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立夏蛋、立夏饭

不少地方讲究吃立夏蛋、立夏饭、立夏面等时令饮食,有的地方还有吃脚骨笋、“三鲜”等饮食习俗。寓意平安地过夏天;圆溜溜的蛋,象征生活圆满。而立夏饭:寓意五谷丰登,希望一年到头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满——冬瓜、丝瓜、荸荠、山药等具有清利湿热的食物

小满是一个富含哲学韵味的节气,古言有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常常被赋予吃苦尝新,食苦思甜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芒种——西瓜,绿豆

芒种时期气温升高,天气十分炎热,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增加,此时多吃一些绿豆十分合适,另外还有西瓜等解暑的食物。该节气吃食倒是没有太大寓意,不过吃这些顺应节气,舒服过夏天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面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我国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夏至吃面的习俗,民间还有祭祀祖先、摘艾草的习俗,寓意美满又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暑——藕,饺子

小暑要吃莲藕,莲藕不但适合小暑节气,还寓意着多子多福,民间还有着 “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小暑和入伏的时间很近,人们也常常会在进入小暑这一天吃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暑——羊汤,荔枝

民间谚语:“大暑吃羊肉汤,冬天不用穿绒衫”,古人认为羊肉在大暑天吃营养程度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三伏天,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而羊肉汤温补,可以以热制热、促进发汗,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和湿气,极有益健康。

还有传说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顺应季节调整饮食,不仅带来一个好身体,更是有美好的生活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肉,水果,

一般华北、华东等地,立秋的传统饮食习俗是吃瓜果,也叫“咬秋”,常见的“咬秋”水果是西瓜、桃子、甜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肉食,那就是之前有古人说过“立秋贴秋膘”的传统,告诉我们应该在立秋时节吃些肉类进补,这样也能顺利度过寒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暑——鱼,萝卜,鸭子

俗话说:“处暑吃三样,不怕秋风扰”,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处暑时节,有的地方会有“吃鸭子”的习俗,用美味迎接秋天,其次有些地方会吃鱼和萝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露——白露茶,龙眼

露从今夜白,夜自此日凉。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早晚应注意添加衣物,饮食方面要滋养润燥、营养均衡。白露至,仲秋始。此时,民间有饮白露茶、吃龙眼和“十样白”等习俗,可润肺健脾、滋补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分——蟹,酒

风清露冷秋期半。秋风起,蟹脚肥。螃蟹最肥美的时节就到来咯,黄满膏嫩的蟹肉在舌尖尽情绽放,味蕾满足到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露——螃蟹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的意思是气温逐渐下降,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

寒露天气转凉变冷,适宜登高,冬天的脚步也渐渐近来,也同样是吃蟹的好时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霜降——柿子,牛羊肉,白菜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食肉进补、吃柿子就成了这个节气的饮食习俗。寓意柿柿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外还有白菜,寓意八方来财,俗话说:“萝卜白菜平安”,多吃白菜纳百财,讨个好彩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冬——饺子

吃饺子是立冬节气的传统习俗之一,这和冬至相似,但这里“交子之时”之意,而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至于馅,很多人会用白菜的,取百财之意,吉祥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雪——煲汤,糍粑

民间有俗语:“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南方没有雪,但是在小雪这一天,南方很多家庭都会做糍粑来吃,糍粑刚好又是白色。

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甜蜜美满的寓意。北方呢,则会煲汤喝汤后暖暖的来抵御即将到来的冬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雪——牛羊肉,大补的食物

大雪节气吃一些可以御寒保暖,寓意着洋洋得意,健康长寿。但同时有俗语表示“大雪忌姜,一年安康”,至于真实否,还有待考证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饺子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等,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后,我国各地进入最寒冷的阶段。饺子有“消寒”之意,在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在南方,一碗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和和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寒——温性食物

俗话说,“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在北方,这个时节讲究防寒补肾,喜欢吃一些温性食物,如山药、大枣、桂圆、羊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寒——消寒糕,鸡汤

“岁末大寒至,静候春归来”。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北方有吃消寒糕的习俗,南方则会熬煮鲜美的鸡汤,当然各地也会有所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这些,相信大家对各个节气所吃的已经有所了解了,遇见节气也可以吃这些试试哦,讨个好彩头。

今天惊蛰,写这篇文章时刷到有关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视频,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长期生活时,饮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饮食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同时还要考虑到食物的储存、加工和供应的特殊条件。航天员的饮食通常由专家团队进行计划和提供,以确保他们在太空中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他们有没有响应节气吃的呢,之前看他们的年夜饭还可以,而且此前有几吨重的水果物资送上,想必他们今天也吃上了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远在太空,环境不同,但还是希望这份远离疾病的寓意能够航天员的生活联系起来

毕竟在太空中,航天员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微重力环境、辐射暴露和长期离开地球等。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航天员需要合理的饮食计划和注意营养摄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很了解目前航天部门为登上太空研制了太空能量早餐。航天员能量早餐具有补充能量、供能持久、抵抗疲劳、补充营养素以及应急的功能。

据研究他的营养专家表示这种“航天员能量早餐”一次足食可以维持人体6个小时左右的能量所需,这些餐具有高能量、低残渣、易消化等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满足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能量需求,同时避免因食物残渣过多而导致设备故障等问题。

这些航天员的饮食计划旨在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以应对太空环境中的压力和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样,这都与24节气中强调健康饮食的寓意相呼应,都是为了远离疾病,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希望他们接下来的太空任务顺利!也祝愿中国航天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