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与商业繁荣程度密切相关。可以说,一个有着发达商业活动的文明,必然有其发达的货币,以物易物撑不起发达的商业文明。

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货币起源发展上,中国货币史符合中国历史的步伐,西方货币史却与西方历史叙事矛盾,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属货币始于中国

起初,人类商业活动肯定是以物易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于是慢慢出现了天然货币——贝币。

考古发现,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其中最早的是贝币——一种海生贝壳、一面有槽齿、也称齿贝,因此贝币也被称为钱币之祖。商周时期考古,不仅出土了大量贝币,比如妇好墓中就出土了7000多枚,而且甲骨文、青铜铭文中有许多赐贝、赏贝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贝币文化还渗透进了中国汉字中,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文字,大都有贝字旁。

贝币在中国历史极其悠久,直到西周仍是重要的货币。但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与商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出现金属货币。

前年,人民网《看见文物|中国最古老的货币竟然是它》一文指出:在商朝晚期出现了铜贝,形式仿造海贝,是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早于西方最早钱币“吕底亚金币”约四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朝制造金属货币时,模仿传统贝币造型,无疑更符合承上启下的历史逻辑。因为,当时主流是贝币,如果直接铸造后世的“孔方兄”,才叫人感到诧异。

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始于中国(上图有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始于商朝)!至于西方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吕底亚金币”(上图琥珀金狮头币),距今2600多年,发现于1904年,出土于土耳其西南部的阿耳忒弥斯神庙,似乎证实了希罗多德《历史》中所说的“吕底亚人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金银钱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证发现令人费解

上述考证结果,存在两个让人费解之处:

首先,中国货币发展史非常清晰,即以物易物——贝币——铜币——金银币——纸币等。其中,周代铜币形状繁多,比如赵国是铲币,齐国是刀币、秦国是孔方兄、楚国是蚁鼻钱。

显然,中国货币发展史与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比如商业活动扩大、探矿冶金水平提升,进而促成了铜币的出现与大规模使用等,宋朝因为铜料不够而出现纸币“交子”。

反观西方,一出手就是“王炸”,上来就是统一的、规范的圆形金银币,与中国进入金属货币时代时的漫长过程与形状各异截然不同。那么,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西方货币出道即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按照西方历史叙事,早在2600年前,环地中海、古埃及、两河流域等,就已经出现了超级发达的商业文明,甚至还能进行大宗商品贸易,后来古希腊更是其中佼佼者。

比如,腓尼基的商业帝国,在北非、伊比利亚半岛东南部、撒丁岛、西西里岛西端建立贸易据点,进行大规模跨海商业贸易。上图是腓尼基人。

问题在于,商业贸易如此发达,甚至还能跨海贸易,那么往往需要具有发达的通用货币,但吕底亚人才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金银钱币的人,那么西方叙事中的上古发达的商业文明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论

以物易物——天然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的出现,既与技术进步相关、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关,是一个社会综合发展的结果,中国考古可以确证中国货币史的可信度。

其实,人类每进一步,其实都很艰难,都要经过漫长的演化,中国货币史就证明了这一点。但西方很多历史与货币一样,都是一出手即“王炸”,惊艳古今四方,却缺少逐步演化发展的过程,莫名其妙的就蹦出来了。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西方金属货币出现的时间并不早,但西方历史叙事中,之前却有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明显不太符合正常逻辑,且还拿不出确凿的考古证据,如此之历史焉能不让人质疑!